不悔今生戏剧情
本文选题:戏剧梅花奖 切入点:样板戏 出处:《中国戏剧》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2年6月26日夜,地处兰州黄河北岸的甘肃大剧院座无虚席。话剧《天下第一桥》举行首场演出。演出谢幕时,我已大汗淋漓,内衣湿透。接过观众赠予鲜花的那一刻,我依然真假难辨,恍恍惚兮,不知今夕何年。卸妆就寝之后,还是难以抑制地沉浸于滔滔黄河风雨、巍巍铁桥钢梁造成的历史情景和戏剧幻觉之中,"角色"的那种奇特体验令我难以自拔。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43年从艺之路百流涌动,汇聚成"今夜无眠"的波涛。往事,也历历在目。
[Abstract]:On the night of June 2012, the Gansu Grand Theater, loc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Lanzhou Yellow River, was full of seats. The play "the first Bridge of the World" held its first performance. When the curtain ended, I was sweaty and my underwear was wet. I took the moment when the audience gave me flowers. I'm still in a trance. I don't know what year I'm going to. After I go to bed, I can't help but immerse myself in the torrential wind and rain of the Yellow River. Among the historical scenes and dramatic hallucinations caused by the steel beams of the towering iron bridges and bridges, the strange experience of "the character" made me difficult to extricate myself. Tossing and turning, I could not fall asleep for a long time. Forty-three years from the road of art, the waves converged into a wave of "sleepless tonight". It is also clear.
【分类号】:J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庚;德艺双馨才是好演员——在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会上的发言[J];中国戏剧;1998年01期
2 凌云志;小角色也要真投入[J];剧影月报;2005年02期
3 李松;;间离效果,抑或乌托邦心态?——关于“样板戏”与韩毓海先生商榷[J];粤海风;2009年03期
4 松子;晓耕;高扬;邵玉烨;;“梅花”相聚在甬城[J];中国戏剧;2005年12期
5 ;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简介[J];中国戏剧;1997年04期
6 李默然;无暇的荣誉是世上最纯粹的珍珠——在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会上的发言[J];中国戏剧;1998年01期
7 本刊记者;;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综述 又到梅花盛开时[J];中国戏剧;2011年07期
8 ;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简介[J];中国戏剧;2003年03期
9 赵寻;风雨梨园二十载 四百余支梅花开 纪念“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十周年[J];中国戏剧;2003年03期
10 关心;;满园梅香报春到 上海越剧院五朵“梅花”印象[J];上海戏剧;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子岳;;谈谈我做演员的几点体会——演员与观众[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王庆祥;;朴素真诚是最美[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3 邵牧君;;影视表演跟舞台表演基本上是两回事[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4 李苒苒;;浅谈内地与香港的影视表演[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5 傅彪;;“OK”先生阮大伟——《没完没了》艺术小结[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6 契·那日图;;我演札木合的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7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8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介绍[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9 李苒苒;;年轻演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10 林洪桐;;呼唤“演员时代”的回归——表演艺术忧思录[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茁;梅花奖演员送戏到基层[N];河南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徐馨;梅花锦簇别样新[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敏君;众梅花濠江传芳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记者 赵敏;梅花奖得主何小菊荣获市长特别奖[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f ;“八大样板戏”将在深汇演[N];深圳商报;2001年
6 王建平;唱戏 学戏 演戏 看戏[N];保定日报;2008年
7 实心;好莱坞模式重拍样板戏[N];中国商报;2001年
8 赵凤兰;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张珏娟;“梅花”转身,从小舞台到大舞台[N];四川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易飞 陈熹 实习生 王媛;16位梅花奖得主来汉献演[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逸佩;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2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3 赵先政;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4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6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王洪;失节的影像—“满映”论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庆;上海滑稽述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10 曹海峰;精神分析与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蓓;理性——演员创造角色的灵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2 胡庆龄;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纲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姜涛;论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观演关系[D];上海戏剧学院;2000年
4 赵靖夏;焰火、涅盘与自由戏剧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5 张毓秋;样板戏创作模式的全面移植[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郑书忠;《影视审美鉴赏心理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刁冰冰;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翁小荻;表演创作体验的特征及演员进入创作体验的途径[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9 徐国峰;非幻觉主义的幻觉[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10 曹婷;与生活空间互融的现代戏剧演出空间[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1558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5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