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昆曲娃娃生行当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1 02:07

  本文选题:白兔记 切入点:雉尾生 出处:《中国戏剧》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欣喜北方昆曲剧院在2014年成功的改编了传统老戏《白兔记》,《白兔记》是四大南戏之一。经过半年的精心打磨终于在2014年7月将这出以"雉尾生,娃娃生"为主演的大戏《白兔记-咬脐郎》搬上舞台呈献给观众。《白兔记-咬脐郎》这个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遵循传统,以不断重复一件事为基调展开剧情,且观者不觉絮烦,这就是戏剧程式中的"重复"的力量,"经典"的魅力。这出戏以"娃娃生"、"雉尾生"为主演,传承和发展了昆剧中这个独特的行当。昆曲的行当分
[Abstract]:It is gratifying that the Northern Kunqu Opera Theatre successfully adapted the traditional old drama, the White Rabbit, on 2014. It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southern operas. After six months of careful grinding, it was finally released in July 2014 with the name "pheasant."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play, "White Rabbit: bitten navel Lang", is that it follows the tradition and starts the plot with the tone of repeating one thing again and again, and the viewer does not notice the annoyance of the audience. This is the power of "repetition" in the drama program and the charm of "classic". The play, starring in "Dolls" and "Pheasants",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is unique business in Kunqu Opera.
【分类号】:J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芙蓉;;飞扬的青春——观《白兔记》小记[J];戏文;2005年06期

2 一吟;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评《白兔记》的改编本[J];戏文;1998年04期

3 孔立萍;;铁肩担道义——我演“白兔记”中窦大爷[J];戏文;2007年04期

4 张挺;;莆仙戏《白兔记》导演手记[J];福建艺术;2013年03期

5 陈多;《白兔记》和由它引起的一些思考[J];艺术百家;1997年02期

6 王如丹;;我演《白兔记·出猎》中的咬脐郎[J];剧影月报;2010年02期

7 彭飞;;略论成化本《白兔记》[J];文学遗产;1983年03期

8 邓砚文;;王芳和《白兔记》[J];苏州杂志;2008年02期

9 刘湘如;福建发现的古抄本《白兔记》[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02期

10 沈利民;血肉丰满 细腻传神──略记舒锦霞在新编南戏《白兔记》中李三娘一角的塑造[J];戏文;200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郑志忠 李金春 记者 陈建平;莆仙戏《白兔记》获最佳传统剧目奖[N];福建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婷;《白兔记》词汇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96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