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神庙戏台称谓及其雅俗之变

发布时间:2018-03-11 14:05

  本文选题:神庙剧场 切入点:戏台称谓 出处:《戏剧艺术》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神庙剧场的发展历经了宋金元、明、清几个时期,期间不断走向完备。每个历史时期的戏台形制、特点以及称谓不一而同。前两者学界已不乏讨论,然而关于神庙戏台称谓这一命题的研究,尚未见专门论述。对神庙戏台称谓进行"统计"研究,可以清晰勾勒出不同时期神庙戏台称谓之变化及其背后反映的文化现象,尤其明确"礼乐"文化对神庙剧场的深刻影响以及由称谓"雅俗"变化带来的戏曲观念的改变。神庙戏台称谓不仅体现着戏曲艺术发展的演变轨迹,亦是当时整个社会思潮的缩影。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emple Theater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periods of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uring which the stag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ellations of each historical period are different.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proposition of the appellation of the temple stage has not been specifically discussed. The study of "statistics" of the appellation of the temple stage can clearly outline the changes of the appellation of the temple stag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ultural phenomena reflected behind it. In particular,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on the temple theater and the change in the concept of opera brought about by the change of appellation "elegance and vulgarity". The appellation of temple stage not on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art, It was also the epitome of the whol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金代文物与金代文学研究”(11AZW004)
【分类号】:J8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10 南炳文;;朱元璋撰二丘乐章的重视民众思想[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98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98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