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青春创意与传统典范——关于青春版《牡丹亭》公演200场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5 05:36

  本文选题:青春版《牡丹亭》 切入点:昆曲 出处:《四川戏剧》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白先勇先生领衔打造,苏州昆剧院精心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于2011年底已公演200场,风靡海内外,成为21世纪初的一大文化奇观。青春版《牡丹亭》的辉煌等闲难以复制,其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Abstract]:Led by Mr. Bai Xianyong, Suzhou Kunqu Opera Academy carefully rehearsed the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since its debut on 2004. Since end of 2011, it has staged 200 performances, which are 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21th century, it became a great cultural spectacle. The brilliance of Peony Pavilion in Youth Edition is difficult to replicate,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worth summariz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分类号】:J82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玢;;用“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浅评青春版《牡丹亭》[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2 张莉;;析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传统与现代[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祯;;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4 潘婷;;青春版《牡丹亭》时代的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刘奔;;情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7 王星琦;;藻雪焚香品幽兰——读《中国昆曲艺术》[J];出版广角;2006年02期

8 月河;;2009·苏州:中国昆曲华丽转身——观中国第四届昆曲艺术节有感[J];剧影月报;2009年03期

9 阿杜;;苏商给力 昆曲文化当代传承[J];时尚北京;2011年04期

10 崔琦;;潜心打造曲艺精品[J];曲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丁修询;;论京昆之别[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翁国生;;从戏曲演员走向戏剧导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吴天行;;序二[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林为林;;从《张协状元》说起[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6 周传家;;我所看到、感受到的《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7 ;授予昆剧《张协状元》“中国戏曲学会奖”的通知[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8 永青;;昆剧《张协状元》2001北京座谈纪要[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9 王恂;;古老南戏绽奇葩——喜看《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10 沈祖安;;为新本《张协状元》喝彩[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方;给昆曲传承插上梦想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马子雷;海峡两岸共推昆曲进课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演讲人 刘祯;昆曲与文人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安裴智;传承昆曲不能走商品化之路[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翁敏华;昆曲:非梦遗花拾年间[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成长;昆曲剧目传承 前路犹长[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会 通讯员 王东;王圪W宓睦デ鎇N];农民日报;2011年

8 周传家;天然风韵 本色自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宫春丽;情系昆曲 无悔人生[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明慧;感谢昆曲给了我太多财富[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朱夏君;20世纪昆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4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6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春娟;晋商、移民与戏曲[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9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捷;异曲同工各春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范经华;昆曲在安徽的流传与变异[D];安徽大学;2010年

3 刘娅静;当代昆曲传播的媒介图景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峤U,

本文编号:161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1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