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戏剧人类学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戏剧人类学 切入点:表演研究 出处:《戏剧艺术》2017年05期
【摘要】:戏剧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充满争议的交叉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发生了"向表演突破"的研究变革,人类学界开始在此变革的影响下开启了表演研究的新领域。文化人类学家对表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仪式、展演和体育运动等能够体现文化意义的社会戏剧,他们所关注的并非传统戏剧学所说的戏剧艺术。巴尔巴的戏剧人类学创建了一门从生理角度研究表演的实用科学。国内的戏剧人类学研究,则分为跨学科研究和人类学戏剧研究两种路径。
[Abstract]:Drama anthropology is a new and controversial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Since the 1970s, the west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ve undergone a "breakthrough to performance" research change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change, anthropology began to open a new field of performance research.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anthropologists on performance mainly focuses on the social drama which can embody the cultural meaning such as ritual, exhibition and sports. They are not concerned with the drama art as described in traditional drama.Barbaa's dramatic anthropology created a practical science for the physiological study of acting.The study of drama anthropology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two ways: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anthropological drama research.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J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宗一;新学院派批评与戏剧学的建构──陆林著《元代戏剧学研究》序[J];艺术百家;2000年03期
2 孙文辉;要倡导戏剧理论、戏剧制度和戏剧技术的三大创新工程[J];上海艺术家;2000年03期
3 熊源伟;深圳戏剧起飞的摇篮──深圳大学艺术学院的戏剧工程[J];中国戏剧;2001年05期
4 ;“中外民族戏剧学学术研讨会”召开[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5 赵颖;;中外民族戏剧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赵志勇;李亦男;;第53届国际戏剧学联盟年会参会报告[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金毅;漫话戏剧与观众之间——振兴戏剧之断想[J];剧艺百家;1986年03期
8 李春熹;作为演出艺术的戏剧[J];剧艺百家;1986年04期
9 叶长海;戏剧经营简论[J];艺术百家;1989年02期
10 徐建融;;戏剧的放逐——关于广义戏剧学的断想[J];戏剧艺术;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长风;;戏剧人类学的遥远目光——一个高原跨族群社会组织的演剧与互助行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小雨;关于建立东方戏剧学体系的刍议[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记者 孙妙凝;拓宽戏剧学研究理论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张健钟;何谓戏剧之美,何谓戏剧最高境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南京大学中文系 董健;戏剧是“人”的戏剧[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周传家;戏剧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收获[N];光明日报;2007年
6 黎羌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人类学与新兴的民族戏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仲年;强调戏剧净化人类心灵的功能[N];文艺报;2014年
8 熊源伟;新移民城市戏剧文化特征[N];中国艺术报;2000年
9 周湘鲁 王依民;戏剧研究:走进“大戏剧”视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李伟;戏剧评论家应跳出现实利益的藩篱[N];文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姬宰;中国大陆先锋戏剧先锋性之变迁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石昊;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1949-1966)[D];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
3 王廷信;中国戏剧之发生——以宗教为视角[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4 刘振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巫傩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吉德;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研究(1979-2000)[D];南京大学;2002年
6 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张晓欧;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D];上海戏剧学院;2015年
10 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佐虹;论我国戏剧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汤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艺术形态的变革[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明月;现实生活与戏剧表现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 阮思航;舞台空间与艺术表演的辩证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5 余俊nr;戏剧环境中多媒体的运用及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6 王珊珊;论戏剧的空间与空间的戏剧[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7 张巧;从先锋到大众[D];重庆大学;2016年
8 李天然;“新写实”戏剧:传统与现代的交融[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9 周倩雯;教育戏剧学新探[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10 陈蓓蕾;探索综合性大学戏剧专业教育的定位[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94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9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