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野下秀山余家傩戏的生存与传承
本文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切入点:余家傩戏 出处:《四川戏剧》2017年01期
【摘要】:余家傩戏流传于秀山县隘口镇凉桥村,被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余家傩戏戏剧结构分明,表演方式灵活多变,集中反映了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强烈的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同时,它还吸收了该地区的花灯、山歌、摆手舞以及道教、佛教音乐的唱腔特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余家傩戏的人文生态、内涵、构成要素、程式结构、特点及其传承特征。
[Abstract]:Yujia Nuo Opera spread in Liangqiao Village, a town in Xiushan County, is called "living fossil" of folk opera.Yujiao opera has a distinct structure and flexible performance style, which reflects the folk customs in this area and has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east Chongqing.It also absorbs the region's lanterns, folk songs, hand-waving, and Taoist, Buddhist music singing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umanistic ecology, connotation, elements, program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Yujiao Nuo Opera in the fiel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基金】:第三批重庆市“青年文化优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QNWHYC1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钢伟;;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赵长治;;渝东南傩文化田野调查报告[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侯路;;非遗保护视野下秀山余家傩戏的生存与传承[J];四川戏剧;2017年01期
2 许钢伟;;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傩堂戏掌坛师及其传承行为刍议——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二[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许钢伟;;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彭福荣;;乌江流域阳戏的传承与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长治;;渝东南傩文化田野调查报告[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刘绍敏;;一颗璀璨的土家文化活化石——记恩施市傩愿戏传人蒋品三[J];民族大家庭;2008年05期
3 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雷翔;混融社会中的整合力量——《还坛神》调查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定湘;傩戏及其旅游开发初探[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2 孙文辉;;流传分布广泛的傩戏[J];学习导报;2005年12期
3 王月明;;湖南傩戏艺术初探[J];戏剧文学;2009年02期
4 罗艳玲;;双峰傩戏从绝技到绝迹的人类学研究[J];学园;2009年01期
5 谭景元;;浅谈黔东铜仁地区傩戏的音乐风格[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祯;;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庹修明;;贵州傩戏文化[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8 刘怀堂;;傩戏与戏傩——“傩戏学”视野下的“傩戏”界说问题[J];文化遗产;2011年01期
9 朱燕;任靖宇;;和谐与超越的仪式展演——固义傩戏的个案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田红云;;傩戏的神话行为叙事探析——以湘西傩戏为例[J];思想战线;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覃敬念;;浅议傩戏原始宗教基因的流布与革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寒声;;从三晋傩戏看中原傩戏的流变[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4 任光伟;;黔东北傩仪傩戏探微——从德江仪式傩戏《钟馗斩鬼》谈起[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扬;;武安固义傩戏的旅游利用探析[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6 宋天芬;;傩仪舞蹈与傩戏舞蹈的特色及区别[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喻帮林;;傩戏与铜仁旅游[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涛;;源远流长之思州傩戏傩技[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吴声;;新晃侗族傩戏[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10 汪泉恩;;贵州道真傩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庹乐;薪火相传的傩戏人生[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蒋仁义 刘海斌;临武庄稼人参加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N];郴州日报;2011年
3 李为 黄柏权;傩戏艺术当代变迁的德江样本[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隗瑞艳 刘茜;加强傩戏传承和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林寒;临武傩戏意蕴深厚[N];光明日报;2013年
6 庹修明;贵州傩戏类型暨生态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陈勇;夜访傩戏“活化石”[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陈勇;阆中要为傩戏申报世界遗产[N];南充日报;2005年
9 陈勇;阆中傩戏[N];四川日报;2005年
10 陈勇;川北阆中 傩戏探“根”[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婷;辰州傩戏的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隋庆;任庄扇鼓傩戏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叶庆园;荆楚文化视野下的孟姜女傩戏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彭彩虹;黔北仡佬族傩戏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5 贾楠;武安傩戏艺术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6 文莉;符号学视域下的湘西土家族傩戏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吴晴;动漫角色创意与产业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8 龙敏;湖南新晃侗傩“咚咚推”的内涵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淑晖;仪式观视角下高椅村傩戏“杠菩萨”的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10 杨大智;新晃侗族傩戏与凤凰苗族傩戏的差异性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4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0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