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奥瑟罗》与《奥赛罗》——莎士比亚戏剧到威尔第歌剧的“脚本转型”

发布时间:2018-04-18 07:02

  本文选题:《奥赛罗》 + 《奥瑟罗》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在"脚本转型"过程中,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通过素材的删减重组,对莎士比亚戏剧原作《奥瑟罗》做出了结构调整,进而呈现出迅捷连贯的叙事特质,"响应着歌剧的自身需求"。较之于原作,歌剧的叙事主旨亦发生迁移,这种由种族主义转向宗教隐喻、重视"爱与死"的深切表达之题材特点,与19世纪欧洲文化政治话语及浪漫主义情感特质紧密相关。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cript Transformation, the Verdi opera Othello reorganizes the original play of Shakespeare, Othello, by cutting and reorganizing the material.Thus, it presents a rapid and consistent narrative, "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opera itself."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work, the narrative purport of opera is also transferred, which changes from racism to religious metaphor,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deep expression of "love and deat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uropea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romantic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19th century.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JQ2011053
【分类号】:J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超群,张锷;战神的成人仪式——论《奥瑟罗》的主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素华;;爱情不能承受之重:奥赛罗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张薇;;《壁花少年》中浪漫主义语境的青春救赎[J];电影文学;2014年14期

3 张变革;;莱蒙托夫创作中双重人性与浪漫主义文学精神[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4 张大海;;大庆文学与大庆作家的责任——兼评隋荣的小说《牵着太阳的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於璐;;集体浪漫主义之考察与反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6 沈雅洁;;英雄的悲剧——浅析悲剧净化论在《奥赛罗》中的体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7 董娟;;论理雅各对朱熹《诗》学的接受[J];孔子研究;2015年02期

8 孙妮;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解读述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黄翠兰;;奥瑟罗轻信根源探究——以《奥瑟罗》第三幕第三场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姜庆和;;体育异化现象的人类学及哲学思考——兼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3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聪;论当代自由主义权利观的理论嬗变[D];吉林大学;2014年

5 曲宁;西方文论史中的有机整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房岑;绝境之美[D];浙江大学;2014年

7 刘海;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玉军;社会想像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子;心理分析与悲剧观念[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郑凌羚;诗意的音乐话语:门德尔松音乐会序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彭星元;历史法学的浪漫主义渊源[D];厦门大学;2014年

4 牟平;威廉·布莱克与三位艺术赞助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欢欢;卢梭的浪漫主义教育思想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鹏;先锋格非及其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阳;论废名的形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远;从虚幻到现实:德国浪漫主义表现对象的美学演变[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蒋念军;论浪漫主义舞剧中女主人公虚幻形象的理念及其表现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晓晔;黑暗与唯美的交织[D];河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世界公民梦想的幻灭——从另一角度看《奥瑟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何青;;苏联影片“奥瑟罗”在国外的荣誊[J];世界电影;1958年04期

3 张洪学;从种族因素看奥瑟罗的悲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王彦兴;《奥瑟罗》中的三股叙事张力[J];福建外语;2002年04期

5 张德明;《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蔡露;乌托邦的幻灭——析《奥瑟罗》的人物及其悲剧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7 李超;《奥瑟罗》悲剧冲突及其根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祝远德;他者还原与奥瑟罗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0期

9 李锦文;轻信招致的自我牺牲——评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晓娟;刘春蕾;;浅析《奥瑟罗》的种族悲剧[J];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 王菲宇;童话不仅仅属于孩子[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苏楠;莎剧《奥瑟罗》的法律之维[D];山东大学;2013年

2 陈媛;《奥瑟罗》中戏剧反讽的言语行为分析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李嘉;文明的驯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小玲;奥瑟罗的他性在原剧和帕克电影中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6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6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