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仪式”:“端公戏”考辨
本文选题:端公 + 端公信仰 ; 参考:《文化遗产》2016年05期
【摘要】:学界对端公戏的认知存在着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端公戏是传统戏剧扮演还是仪式演剧的争论上。端公戏源自南宋时期湖北随州地方的端公信仰。端公替代巫师而实施巫仪,最早在明天启年间的湖北出现,后随该信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传播,至清代、民国吸收了其他扮演或表演艺术因素而蔚为大观。它既不是传统戏剧扮演,亦不能用仪式戏剧来衡量。科仪(纯粹的法事)、戏剧化的科仪、科仪与戏剧扮演结合,以及传统戏剧扮演都属于端公仪式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端公巫术仪式。而端公戏就是由端公实施的、具备巫傩之祭性质与形式、为了特定目的与服务对象、区别于生活与生产行为、独立于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特殊的戏剧扮演或表演艺术形态。它属于傩戏剧种之一,在"明河"与"潜流"这一"大戏剧观"下,与傩戏体系下的其他剧种一起,构成了不同于传统表演的艺术体系。
[Abstract]: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on of Duan Gong Opera in academic circles, mainly in the debate about whether it is a traditional drama or a ritual play. Duan Gong Drama originated from the Duan Gong belief in Suizhou,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Duangong took the place of witchcraft, first appeared in Hubei in the beginning of tomorrow, and then spread the belief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Valle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bsorbed other factors of acting or performing art and became a great sight. It is neither traditional drama play nor can be measured by ritual drama. Ke Yi (pure law, dramatized Ke Yi, the combination of Ke Yi and drama play, and traditional drama play all belong to a part of the duangong ceremony,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mplete dun public witchcraft ceremony. Duan Gong Opera is implemented by Duan Gong, which has the nature and form of Wu Nuo sacrifi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life and production behavior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service objects, independent of the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system, and special theatrical play or performing art form. It belongs to one of the Nuo opera operas. Under the "Ming River" and "the undercurrent" as the "grand drama view", together with other operas under the Nuo opera system, it constitutes an artistic system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西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项目编号:2009JJD85000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怀堂;;傩戏界说的相关问题[J];四川戏剧;2013年04期
2 李福军;略论云南端公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勇;云南昭通地区的端公及其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怀堂;;“戏剧”与“仪式”:“端公戏”考辨[J];文化遗产;2016年05期
2 赵阳;;云南昭通端公戏研究综述[J];昭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王胜华;云南民间戏神崇拜与演出仪式[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4期
4 王胜华;中国早期戏剧的巫傩形态[J];戏剧艺术;200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吉东智;;从仪式到艺术:以“雄”为核心的阿吉拉姆[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2 杨尚鸿;孙良斌;党超亿;;民间仪式戏剧的传播学解读——以云南大理石龙村白族乡戏为例[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3 刘怀堂;;傩戏与戏傩——“傩戏学”视野下的“傩戏”界说问题[J];文化遗产;2011年01期
4 戴峰;;元代宗教戏剧世俗化特征论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维克多·特纳;陈熙;;戏剧仪式/仪式戏剧:表演的与自反性的人类学[J];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6 杨毅;;对于“宗教戏剧”概念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和晓蓉;;中国仪式艺术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8 汪晓云;;是戏剧还是仪式——论戏剧与仪式的分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曲六乙;;略谈上古仪式戏剧与戏剧发生学[J];中华戏曲;2006年02期
10 李艳;;论明清时期道教神仙故事传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鹤川;端公戏与儒家伦理[J];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3期
2 赵阳;;云南昭通端公戏研究综述[J];昭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李福军;略论云南端公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欧兰香;;鲁西南端公戏源流考[J];中国音乐学;2010年01期
5 王晓平;;“跳端公”仪式及其文化表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杨克忍;;初开花朵分外香——端公戏《双献料》观后[J];陕西戏剧;1960年04期
7 ;端公戏简介及脸谱[J];昭通师专学报;1988年Z1期
8 王勇;云南昭通地区的端公及其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4期
9 王龙生;徐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传统艺术价值功能探析——以云南镇雄端公戏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龚德全;;何谓“端公戏”:称谓辩证与形态结构解析[J];文化遗产;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晓平 钟小勇;古代东方人体文化活化石 ——镇巴端公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里;端公文化——之陕南汉中端公舞蹈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庞璇;微山湖端公腔音乐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0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