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艺慧侠——史佳花
本文选题:戏剧梅花奖 + 山西省 ; 参考:《中国戏剧》2014年02期
【摘要】:正能人佳花,这些年占尽风流。人已中年,依旧"一副小蛮腰、一口好唱、一杯好酒"。色艺双绝是佳花的本钱,更是她唱戏的魅力。作为一个女伶,色艺俱佳已然是舞台上的尤物,如果再聪慧,甚而侠义,简直就是江湖女神矣。佳花像一只火凤凰,用《大红灯笼》提升了晋剧艺术的品质,映红了三晋剧坛。听佳花唱戏唱歌,身心享受。她那通透亮丽的声线,似天籁之音。尤其是半斤白酒下肚,佳花唱得越发迷人。她唱"信天游"、"开花调",酸楚动人,情深意浓。从她的表演中,看出了郭兰英、王爱爱艺术的一脉相承。
[Abstract]:Are capable of good flowers, these years account for the wind and flow. People are middle-aged, still "a small waistline, a good singing, a good glass of wine." The color art is the capital of the beautiful flower, but also the charm of her singing. As a actress, beauty is already on the stage, if smart, even chivalrous, is simply a goddess of the river. Like a fiery Phoenix, Jiahua raised the quality of the art of Jin opera with "Red Lantern" and reflected red on the stage of San Jin Opera. Listen to good flowers singing singing, enjoy the body and mind. Her bright voice was like the sound of nature. In particular, half a jin of white wine underbelly, beautiful flowers sing more charming. She sings "A letter to Heaven", "Flower tone", moving and sentimental. From her performance, we can see that Guo Lanying, Wang Aiai art of the same lineage.
【分类号】:J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圆满完成[J];中国戏剧;1999年04期
2 ;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举行(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J];中国戏剧;2011年05期
3 余言,杨居礼;艺苑逢盛会 梅花绽古城 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在西安举行[J];中国戏剧;2000年07期
4 余言;梅花绽古城——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在西安举行[J];剧本;2000年08期
5 沈铁梅;二度梅的心声 谦虚谨慎做人,昂首挺胸做事 在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戏剧;2000年07期
6 张庚;德艺双馨才是好演员——在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会上的发言[J];中国戏剧;1998年01期
7 ;正月梅苑绽新枝 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揭晓[J];中国戏剧;2003年03期
8 ;“梅花奖”群星灿烂 江苏省喜得三梅[J];剧影月报;2005年05期
9 荣爱梅;;我和晋剧《下河东》的情缘[J];上海戏剧;2010年11期
10 晓理;盖丽丽细说新作《郭兰英》[J];当代电视;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契·那日图;;我演札木合的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2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介绍[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4 李苒苒;;年轻演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5 赵子岳;;谈谈我做演员的几点体会——演员与观众[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6 林洪桐;;呼唤“演员时代”的回归——表演艺术忧思录[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7 冯小刚;;关于演员的“变化”[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8 李苒苒;;演员与表演——李苒苒和何群对话[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9 刘威;;我庆幸我是演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10 刘畅;;浅淡青年演员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敏;梅花奖得主何小菊荣获市长特别奖[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2 赵凤兰;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陈茁;梅花奖演员送戏到基层[N];河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荣锋 裴云峰;谁来挽救晋剧危局?[N];发展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徐馨;梅花锦簇别样新[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于亚军;草原晋剧焕发新活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7 李晓芳;晋剧振兴不是梦[N];山西日报;2006年
8 江省文化厅厅长 杨建新;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谱新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范璐;晋剧:风光表象下的尴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李晓芳;梆子声声震浦江[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庆;上海滑稽述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3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4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王洪;失节的影像—“满映”论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国美;形象建构与身体言说[D];上海大学;2009年
7 张春娟;晋商、移民与戏曲[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8 周春雨;当代戏曲演出营销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9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10 李传华;社会表演学视野下电视剧中法律工作者的表演[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枫;晋剧史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翁小荻;表演创作体验的特征及演员进入创作体验的途径[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3 蔡馥坤;歌剧《图兰朵》和晋剧《打金枝》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黄雪蓓;理性——演员创造角色的灵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5 郭建芬;晋中市晋剧团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芦柳源;晋剧旦脚唱腔流变及艺术特色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钱正;放飞自然之声——论舞台演员的个性化发声[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9 朱洁蓉;晋腔晋韵谱新篇[D];西南大学;2013年
10 赵靖夏;焰火、涅盘与自由戏剧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1835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3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