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剧的当代演绎——谈豫剧《琵琶记》的改编
本文选题:赵五娘 + 琵琶 ; 参考:《戏剧文学》2014年05期
【摘要】:正2012年6月,由郑州市豫剧院排演的大型豫剧《琵琶记》(剧本改编姚金成、导演黄天博)隆重上演,剧作根据元代南戏名作《琵琶记》改编而成,是继湘剧、越剧等地方剧种演绎之后,古典名剧《琵琶记》又一个新的地方戏版本。笔者第一时间观看了此剧,对豫剧《琵琶记》的故事演绎方式、剧情结构改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拟从豫剧琵琶记的剧本改编舞台表演等角度,谈谈对古典名剧当代
[Abstract]:In June 2012, a large-scale Henan opera "Pipa Ji" (adapted by Yao Jincheng and directed by Huang Tianbo), a large-scale Henan opera staged by the Henan Opera Academy of Zhengzhou City, was staged in a grand manner. The play was based on the famous play "Pipa Story" in the Southern Yuan Dynasty. It was a follow-up to the Hunan Opera. Yueju opera and other local drama interpretation, classical opera, pipa, another new version of local opera. The author first watched the play, and impres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story of Henan Opera, the Story of the Pipa, and the plot structure were transformed. Here, from the angle of stage adaptation of the script of the Opera Pipa, the author will talk about the contemporary times of classical famous drama.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
【基金】: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2400410308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批判《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J];中国戏剧;1964年Z1期
2 张真;要留绝艺在人间——彭俐侬谢世感怀[J];中国戏剧;1985年06期
3 陈文新;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J];戏曲艺术;2001年03期
4 谭君实;记湘剧新秀庞焕励、邵展凡[J];中国戏剧;1991年05期
5 丁冬;;没有台词和没有“表演”的表演[J];四川戏剧;1992年04期
6 丘扬;从戚雅仙的演出谈表演上的“节制”[J];中国戏剧;1957年01期
7 冯立三;“洛阳牡丹”—马金凤[J];中国戏剧;1983年01期
8 罗云;虎美玲倾情演绎《豫韵流芳》饮誉京华[J];东方艺术;2005年06期
9 蔡瑶铣;求索于从容谈笑中 郑传鉴老师导演艺术摭谈[J];中国戏剧;2005年08期
10 陈国华;;豫剧现代戏的成就与发展[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豪;;豫剧文化的生存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2 吴寿鹏;;龟兹乐舞与中国戏剧浅析[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3 谭静波;;雨打梨花片片开——三十年豫剧舞台优秀剧目面面观[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李小青;;点睛之笔——昆剧《张协状元》中庙判、庙鬼形象浅析[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梁觉锡;;文化大繁荣,艺术铸品位——浅淡艺术院团的改革与发展之我见[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6 王振国;;郭沫若和豫剧《武则天》[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荣蕙荞;荣世生;;声声字字总传情——豫剧唱段《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分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何孝充;王洪应;康式昭;刘乃崇;蒋健兰;马也;李春喜;周传家;周育德;丛兆桓;陈慧敏;路应昆;汪荃珍;黎继德;郭媛媛;李鸣春;;女性悲歌 现代豫剧《香魂女》现场研讨会纪要[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9 张羽军;;含英咀华 唱彻悲情——谈川剧《死水微澜》的艺术创造[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天高;;相隔千年的情理补缺——评永嘉昆曲《张协状元》的时代沟通[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菁苇;豫剧《香魂女》将在北京亮相[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景堂;这是个能当饭吃的好戏[N];焦作日报;2008年
3 新华社记者 王阿敏 单纯刚;小皇后豫剧团缘何唱响全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记者 董柏生邋谢晓辉 通讯员 许霞;大型现代豫剧《谢延信》精彩亮相[N];焦作日报;2008年
5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实习记者 张莹 肖娴;用精品剧目赢得市场和观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季国平;变中奋起,十年磨砺铸辉煌[N];人民日报;2011年
7 董柏生;感动·思动·行动[N];焦作日报;2007年
8 荆桦;《清风亭》:悲歌一曲 感天动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原《剧本》杂志社社长 副主编 杨雪英 一级编剧 《新剧本》杂志顾问 张永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京剧研究中心主任 秦华生 文学博士 教授 周传家;专家评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陈茁;成功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N];河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宝春;《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傅明根;大风起兮[D];暨南大学;2006年
4 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年
5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陈文革;豫剧唱腔结构动态研究(1900-1960)[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慧;折子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胡黄河;007系列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菊;中国左翼电影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岩;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豫剧在兰州存在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吴凤;从《梨园春》看豫剧文化生态的培育[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李群;亚洲漫画改编电视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振邦;豫剧演唱中方言字音问题及咬、吐字特点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5 刘澎珊;从小说到影视剧:双重文本的对话[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郭蕾;中国农村文化组织兴衰探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秦晓敏;豫剧常派唱腔音色的变化在民族歌剧中的吸收和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曹新玲;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任秀梅;豫剧在新疆兵团农八师的传承与创新[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6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5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