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失落:西方经典的本土化移植——以越剧《王子复仇记》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4 03:05
本文选题:经典改编 + 《王子复仇记》 ; 参考:《当代电影》2014年06期
【摘要】:经典改编是不同时期、地域的创作者对经典作品的再生产,其中体现了不同文化诉求的融合和失落。以越剧《王子复仇记》对莎剧《哈姆雷特》的改编为例,发掘出改编本在鬼魂设置、内心刻画和悲剧结构三方面实现的对传统戏曲的突破。但《王子复仇记》作为戏曲作品,弱化了莎剧对人性和人的存在的叩问,在莎剧本土化移植的过程中,牺牲了原剧的一些重要特质。由此可见,对西方经典的改编是在移植方与被移植方的双重文化特质的张力中完成的。
[Abstract]:Classic adaptation is the reproduction of classical works by local creat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which embodies the fusion and loss of different cultural demands. Taking the adapt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 Hamlet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adaptation in three aspects: ghost setting, inner portrayal and tragic structure. However, as a opera work, Prince Revenge weakens Shakespeare's questioning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istence, and sacrifices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play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 Thus, the adaptation of the Western classics is completed in the tension of the du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planted and the transplant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项目编号:10&ZD13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伟民;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宋光祖;戏曲改编莎剧:两种戏剧文化的嫁接[J];四川戏剧;1997年04期
3 曹树钧;再接再厉,更臻完善——关于越剧《王子复仇记》的思考[J];上海戏剧;1994年05期
4 陈竹;哈姆雷特能“中国化”吗?——越剧《王子复仇记》引起的思考[J];上海戏剧;1994年05期
5 李伟民;;元叙事的变形:越剧莎士比亚悲剧《王子复仇记》[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宫宝荣;;当代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西方经典——兼谈改编的独创性[J];剧作家;2013年06期
2 刘f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越剧“西洋化”改编研究[J];四川戏剧;2012年01期
3 刘f ;;以越剧的形式译介莎剧研究——以《李尔王》为例[J];戏剧文学;2012年03期
4 宫宝荣;;从《哈姆雷特》到《王子复仇记》——一则跨文化戏剧的案例[J];戏剧艺术;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也U,
本文编号:1886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8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