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焦菊隐版《关汉卿》的民族化与现代意识

发布时间:2018-05-16 11:50

  本文选题:焦菊隐 + 关汉卿 ; 参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05期


【摘要】:正焦菊隐,一位怀着话剧艺术民族化理想的导演,一直希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现代题材话剧。[1]为此,他想从学习戏曲处理题材的基本方法来入手,[2]并且分析:"戏曲构成法,是戏曲处理题材的基本方法。处理题材,就是艺术地反映生活,把生活的真实再现为艺术的真实,集中、概括、典型化的手段",[3]也是"使人物外在行为和
[Abstract]:Zheng Jiao Juyin, a director with the ideal of nationalizing the art of drama, has always wanted to create modern drama worthy of the times. [1] for this reason, he wanted to start with the basic method of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opera, [2] and analyze: "the method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pera," It is the basic method of dealing with the theme of drama. To deal with subject matter is to reflect life artistically, to reproduce the reality of life as the means of artistic truth, centr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and typicaliz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分类号】:J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弓;焦菊隐《论推陈出新(提纲)》[J];戏剧报;1984年11期

2 王金璐;回忆三十年代的焦菊隐先生[J];中国京剧;1996年02期

3 林克欢;重提焦菊隐与人艺风格 参加“北京人艺50年·话剧论坛”的思索[J];中国戏剧;2002年09期

4 晓罗;;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戏剧;2006年01期

5 姚丹;;革命叙事的民族化诠释及其悖论——论焦菊隐当代话剧改编之“通俗”构想[J];文学评论;2011年06期

6 袁行;关于演员和角色的关系问题——并与焦菊隐先生商榷[J];戏剧报;1955年02期

7 陈刚;;杰出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J];戏剧艺术;1979年Z1期

8 孙安堂;焦菊隐同志诞辰八十周年 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将在京举行[J];戏剧报;1985年11期

9 华斋;首都文艺界举办焦菊隐诞辰八十周年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J];戏剧报;1986年01期

10 童道明;焦菊隐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J];文艺研究;199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亚萌;焦头儿,,怎么拍你?[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郑榕;焦菊隐的导演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于平;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历程[N];人民日报;2007年

4 钟艺兵;“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是焦菊隐的永恒追求[N];文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竞;中国话剧承载着更多的期待[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春;“北焦南黄”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晓霞;焦菊隐话剧民族化探索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高庆福;从文本到舞台—契诃夫戏剧在中国[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96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96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