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汗水换得梅花香

发布时间:2018-05-17 02:13

  本文选题:八十年代 + 吴侬软语 ; 参考:《中国戏剧》2014年08期


【摘要】:正一、爱戏我的家乡是江南水乡一个美丽村庄,这里流行着委婉抒情吴侬软语的锡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镇镇村村都有业余锡剧宣传队,我的父母都是活跃一方的宣传队骨干演员。我的幼年正是普及样板戏的年代,常跟着父母穿梭于乡村田野间演出的颠簸中耳濡目染,竟然也会哼上几句锡剧,宣传队的叔叔、阿姨都夸我是个当演员的料。懵懂中我萌生了期望有一天也像爸爸妈妈一样站到舞台上在众人面
[Abstract]:First of all, my hometown of loving opera is a beautiful village in Jiangnan Water Township, where there is a popular tin opera with a euphemism for expressing Wu Nong's soft language. In the 1970s and 1980s, all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had amateur Tin Drama propaganda teams. My parents are the backbone actors of the propaganda team on the active side. My childhood was the age of popularizing model operas. I often followed my parents through the bumpy rustic performances in the countryside. I even hummed a few tin dramas, and the uncles and aunts of the propaganda team all praised me as an actor. In ignorance I had the expectation that one day I would also stand on the stage like Mom and Dad.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八十年代文学与人大课堂[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施正琛;;八十年代的启蒙[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10期

3 徐红萍;;一场美丽误会?一种美好情怀?——查建英与她的《八十年代访谈录》[J];观察与思考;2006年15期

4 程光炜;李杨;;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5 毕光明;;精神的八十年代[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何平;;怎样的八十年代? 如何记忆?[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7 程光炜;;人大课堂与八十年代文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学典;;“八十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J];原道;2009年00期

9 加藤三由纪;孙放远;;重读八十年代文学——以“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现场”为根据[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10 王学典;;“八十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朱人俊 田井挽[A];何克希将军[C];1993年

3 文贵良;;阿城的“短”:八十年代的话语建设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陈晓明;饶翔;许维贤;张清芳;郑鹏;;2006年文学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姜哲军;;论文艺与功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白烨;;分野、分流与分化——媒体时代的文学流变考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8 陈德兴;;现场设备管理中的模糊诊断[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9 吴越;;蔡翔:什么在影响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记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10 陈培浩;;散文诗理论建构中的“征古主义”策略——关于散文诗起源的一种思考[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逸强;回望八十年代[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凌俊 见习记者 吴飞;八十年代写作:商业成功还是文学成功?[N];文学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沈山;八十年代:记忆与想象[N];财经时报;2006年

4 刘晗;八十年代:走向过去或回到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朱航满;重返八十年代:怀念,或者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潘凯雄;关于《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N];文汇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马志宇;80年代文化的黄金时代[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8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王海洲;“知识”与八十年代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赵宗彪;八十年代属于谁[N];台州日报;2011年

10 朱航满(书评人);怀念与反思1980年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勇;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D];北京大学;2012年

2 李海霞;危机下的文学图景[D];上海大学;2007年

3 林凌;文学中的财富书写[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论八十年代“方法论革命”及其历史域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丹珂;记忆与讲述[D];山东大学;2011年

3 崔丽君;论八十年代少年小说的当代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志刚;在时光中游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韩晓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翻译书出版热的根源[D];复旦大学;2013年

7 何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成都市征婚广告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刘芸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城市化剖析(1973-1991年)[D];苏州大学;2014年

9 胡倩一;八十年代的舞台和背景[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9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99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