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本体结构与分析——以二人台《走西口》为例
本文选题:二人台 + 《走西口》 ; 参考:《音乐创作》2017年11期
【摘要】:二人台是主要流传于山西北部、内蒙西部、陕西北部等地的地方戏曲形式,受众众多。《走西口》是二人台的经典剧目,其在唱腔构成、表演程式以及剧目影响力等方面最具代表性。本文以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深入的本体剖析,旨在对二人台音乐的本体结构进行宏观的梳理,并试图对其进行文化解释。
[Abstract]:The two-person stage is a local opera form mainly spread in northern Shanxi, western Inner Mongolia, northern Shaanxi and other places, with a large audience. "Walking Xikou" is a classic play of the two men's st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singing. The program and the impact of the play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ditional play "Walking the West mouth" as the analysis object,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ontology analysis, aims at carries on the macroscopic comb to the two people's station music ontology structure, and attempts to carry on the cultural explanation to it.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云英;;评《走西口》的熟语运用[J];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2 靳文泰;;诚信为本 以义制利 看新编近代故事剧《走西口》[J];中国戏剧;2006年11期
3 卢衍鹏;;双重视域下的现代性历史演义——对《走西口》的叙事学解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舫州;张yN;;《走西口》——文化的合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薛晋文;;晋商精神的艺术呈现——评电视剧《走西口》[J];中国电视;2009年10期
6 梁英;;《走西口》的主题阐释及其意义审视[J];电视研究;2009年04期
7 王楠;王亮;;《走西口》热播背后——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J];电影评介;2009年13期
8 罗九牛;;浅析电视剧《走西口》——以儒家传统道德文化为着眼点[J];电影文学;2009年07期
9 汪昕旭;;试用比较分析法解读《走西口》剧中的人物形象[J];电影文学;2009年07期
10 刘小玲;;《走西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9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亦工;《走西口》在京展演[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云占鳌 呼市土默特学校党总支书记;从落脚点角度看《走西口》[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晓芳;新版京剧《走西口》呈三大亮点[N];山西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孟苗;《走西口》现象三家谈[N];山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蒙勇鹏;《走西口》带火山西旅游[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毕树文;晋商大戏《走西口》榆次开拍[N];发展导报;2008年
7 仲呈祥邋张金尧;《走西口》的成功启示[N];人民日报;2008年
8 刘宇;京剧《走西口》再登首都舞台[N];山西日报;2007年
9 记者 孟苗;40集电视连续剧《走西口》在榆次老城开拍[N];山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晓芳;新版京剧《走西口》首演轰动京华[N];山西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906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0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