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豫剧和常香玉——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逝世十周年
本文选题:豫剧 + 常香玉 ; 参考:《四川戏剧》2015年04期
【摘要】:今年,是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逝世10周年。文章通过对常香玉生平以及常派艺术的回顾与探究,分析其声腔艺术的独有特征,以及多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总结常先生对豫剧艺术的独有贡献。
[Abstract]:This year mark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Mr. Chang Xiangyu, a great Henan opera master. Through the review and exploration of Chang Xiangyu's life and a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vocal art and the reasons why he has been loved by the people for many years, and summarizes hi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art of Henan opera.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胥翠萍;;常香玉唱腔艺术初探[J];四川戏剧;2011年05期
2 谭静波;常派艺术的文化精神与美学神韵——为纪念豫剧大师常香玉而作[J];中国戏剧;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金培;盛中伟;;常香玉:“谁说女子不如儿男”[J];党史文汇;2009年03期
2 陈艳伟;;“常派”演唱技巧在传统声乐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5年02期
3 韩新莉;;论常香玉“戏比天大”的精神内涵[J];美与时代(下);2010年08期
4 董灵;;论常香玉“戏比天大”的精神内涵[J];作家;2008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秦晓敏;豫剧常派唱腔音色的变化在民族歌剧中的吸收和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4 高原;论河南豫剧《花木兰》唱词的文学性展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梦麟;论常香玉声腔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苗艺卉;豫剧名家常香玉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7 安建哲;民国时期开封地区豫剧转型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4年
8 于潇;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耀华;日本琉球音乐对中国曲调的受容、变易及其规律——以曲调考证为中心[J];中国音乐学;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民;赴朝演出一波三折 常香玉51年前未曾公开的信[J];中州今古;2004年10期
2 尼克;追星常香玉——半个世纪的回忆[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3 王怀让;;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J];党建;2007年01期
4 魏艾民;;听常香玉“唱”飞机[J];军事记者;2010年10期
5 本刊编辑部;许梦醒;;木兰 传奇劳模画传·常香玉传[J];当代劳模;2012年02期
6 高坊 ,尹西农;常香玉回宝鸡[J];当代戏剧;1988年05期
7 侯迪;请把《常香玉》写下去[J];当代电视;1992年12期
8 赵寻;“人民是亲爹娘”——看电视剧《常香玉》谈常香玉精神[J];中国戏剧;1992年04期
9 李淑;;我给常香玉当了三天贴身警卫员[J];北京支部生活;2012年13期
10 卞书田;我给常香玉照过像[J];当代矿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宗南;;大名人之小故事——写在常香玉大师逝世九周年之际[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2 路振隆;;重新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A];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总第26期)[C];2012年
3 陈茁;;纪念国务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称号五周年座谈会在郑召开[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4 荆桦;;梨园公仆郝根山[A];中国演员(2010年第4期总第16期)[C];2010年
5 荆桦;;菊坛才俊 艺苑名优——我心目中的韩玉生同志[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6 路振隆;;谈总结豫剧常派艺术的文化遗产[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7 荆桦;;宋怀山 从加拿大归来的豫剧票友[A];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总第26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香玉:戏比天大[N];人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 桂娟 单纯刚;常香玉临终公证:不准子女以她的名义谋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甘周 撰稿;德艺双馨常香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新华社记者 张百新 桂娟 沈路涛;人民艺术家常香玉[N];人民日报;2004年
5 桂娟、邱红杰;谁能抵住诱惑,谁才能成“常香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桂娟;收回孙女艺名时,常香玉手在颤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李明宣;河南加大对常香玉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谢建波;用档案承载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艺术人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常香玉:丰碑树在人们心中[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翟群;循着常香玉艺术足迹走下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梦麟;论常香玉声腔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苗艺卉;豫剧名家常香玉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3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段玉香;由《红》、《白》、《花》、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3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2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