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10:50
报刊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是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传播交流的最佳方式。对清末民国报刊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文学艺术界的一门“显学”。然而,戏剧期刊研究相对于其他文学类期刊的研究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戏剧期刊研究的专著,而对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涉及五点。其一,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诞生背景。总体上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首先讲述了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其次概述了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史;最后从数量上对戏剧期刊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二,论述了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首先叙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者及其期刊特色,从而得出《二十世纪大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一个不足:提出了“戏剧改良”口号,却没有实践,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戏剧期刊史上的意义;其次论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为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树立了最初的模范,主要体现在其刊载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出版形式;最后讲述了“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同时探讨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的开创。其三,分析了戏剧期刊发展史上第一个“热潮”。首先介绍了“甲寅中兴”时期戏剧期刊同人性质的创办者及其特征,同时,亦分析了该时期出现戏剧期刊创办热潮的特点;其次讨论了该时期几种代表性期刊的个性特征,如《歌场新月》之“贾冯之争”、《剧场月报》之“独树春柳”、《新剧杂志》之“昌明新剧”、《戏剧丛报》之“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以及其前后承接的戏剧追求和艺术特色;最后讲述了戏剧期刊的价值和意义,如戏剧艺术自主性的回归、多种形式的留册方式、以及戏剧的三度创作方式等。其四,专章研究了《俳优杂志》与冯叔鸾。首先集中分析了现代戏剧思想萌芽之代表期刊《俳优杂志》的内容及其学理价值;其次分析了戏剧评论家冯叔鸾的《戏学讲义》之现代戏剧范畴学思维及体系建构;接着论述了冯叔鸾的《啸虹轩剧谈》之本体论戏剧研究方法和戏剧美学成就;最后总体分析论证了冯叔鸾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戏剧学的建构意义。其五,研究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首先论述了本时期出现的戏剧期刊总体状况;其次重点研究《新青年》之“戏剧专号”,如《新青年》的办刊历史、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方案、以及由其引起的“新旧论争”等;接着论述了《春柳》杂志原始资料保存意识及文献价值;最后具体论述了齐如山的戏剧理论价值及“梅兰芳”的艺术成长过程、艺术造诣和历史影响。总之,“戏剧改良”是贯穿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总线索。《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出“戏剧改良”口号,虽然没有切实实施,但是却迈出了戏剧改良探索的第一步;经过《歌场新月》、《剧场月报》、《新剧杂志》、《戏剧丛报》,《俳优杂志》等一步步深入而专业的探讨与摸索,积累了雄厚的经验,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直到《新青年》“戏剧专号”理论突破,明确了改良旧戏和创造白话剧的总目标;紧接着就有《春柳》的实践,探索出整理旧有资料和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戏剧新人才两道最佳路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戏剧期刊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为长达数十年的“戏剧改良”探索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戏剧的将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所以,笔者认为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20世纪戏剧期刊及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至此,我们已经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戏剧的未来生态格局,即开始由戏曲一枝独秀变成戏曲和白话剧二元争艳并存的生态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39.29;J809.2
本文编号:195102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39.29;J80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来源、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论题来源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四、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总览
第一节 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
一、戏剧获得现代传播价值
二、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出现——时装新戏
三、清末民初报刊创办主体
第二节 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概述
一、史实数据的梳理
二、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
第三节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创刊数量研究
一、总体性比较研究
二、阶段性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二十世纪大舞台》
第一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戏剧期刊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及其创办者
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
第二节 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最初范式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内容及其特色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依附性出版方式
第三节 “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的舆论潮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开创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甲寅中兴”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期刊史上第一个“热潮”
第一节 各界同人联袂创办戏剧期刊
一、商业化同人戏剧期刊
二、同人戏剧期刊的经营者及期刊特色
第二节 “热潮”中的戏剧期刊
一、数量攀升
二、本土化
三、专业性
第三节 戏剧艺术追求的继承与发展 ——从“冯贾之争”到“独树春柳”
一、“冯贾之争”穿越梨园内外——《歌场新月》
二、唯爱“春柳”一枝独秀——《剧场月报》
三、戏剧艺术纯粹化
第四节 戏剧艺术旨趣的趋同与扩展 ——从“昌明新剧”到“偏新亦重旧”
一、新剧公会的期许——《新剧杂志》
二、“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戏剧丛报》
三、未来中国戏剧蓝图的建构
第五节 戏剧期刊与戏剧发展
一、戏剧艺术回归自主
二、戏剧期刊突破了戏剧以往留存史册的形式
三、戏剧三度创作形式的开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甲寅中兴”之阆苑仙葩 ——《俳优杂志》与冯叔鸾
第一节 《俳优杂志》研究
一、个人创办戏剧期刊
二、《俳优杂志》之现代学术气息
第二节 《戏学讲义》研究
一、综合性文艺期刊连载戏剧文章——《游戏杂志》
二、现代戏剧范畴体系的建构
三、践行“论从史出”的研究思维
第三节 《啸虹轩剧谈》的开创意义
一、开创本体论意义上的戏剧研究方法论
二、戏剧美学意义上的理论突破
第四节 冯叔鸾戏剧研究的历史价值——现代戏剧学萌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观大讨论及其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舆论潮中的《新青年》“戏剧专号”
一、白话剧理念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戏剧期刊的面世
第二节 《新青年》之“戏剧专号”研究
一、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
二、《新青年》之新旧戏剧论争
三、“戏剧改良”观——创作白话剧与改良戏曲
第三节 《春柳》的国际性视野
一、《春柳》杂志的诞生
二、梳理保存原始材料
三、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戏剧人才——梅兰芳横空出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本文的主要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清末民国各大城市出刊戏剧期刊数量汇集表
附录二:冯叔鸾著:《戏学讲义·目录》
附录三: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辉;;《春柳》与民初之新剧改良与建设[J];科学经济社会;2015年04期
2 谷曙光;;一份特立独行的民国戏剧期刊——略论“身许菊国”的张古愚和他创办的《戏剧旬刊》[J];戏剧艺术;2014年04期
3 孙俊士;;《国剧画报》及其文物学价值[J];中华戏曲;2009年02期
4 黄世智;;论《剧本汇刊》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J];戏剧艺术;2009年04期
5 柳和城;;《戏剧》月刊提倡民众戏剧的大本营[J];出版史料;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95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5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