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小说的歌剧彩衣——歌剧《祝福》的艺术突围与变革

发布时间:2018-06-21 07:48

  本文选题:祝福 + 歌剧 ; 参考:《戏剧文学》2015年09期


【摘要】:歌剧《祝福》自2011年首演到如今的全国巡演,诠释了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这不仅仅牵扯到"去鲁"与"保鲁"之争,更体现了歌剧文学改编的艺术魅力:歌剧与小说、其他戏剧文本的时代阐释,歌剧音乐与叙事方式的本土化,歌剧剧情的音乐展示等问题一直是中国歌剧本土化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而歌剧《祝福》的江浙乡土气息与歌剧西洋气质则是戏剧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Abstract]:Opera Blessing from its debut in 2011 to its current national tour interprets the artistic vitality of Lu Xun's novels. This not only involves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Zilu" and "Baolu", but also embodies the artistic charm of opera literary adaptation: opera and novel, the time interpretation of other dramatic texts, the localization of opera music and narrative mode, The musical display of opera plot has always been an inextricabl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opera, while the local flavor of opera "Blessing" and the western temperament of opera are active explorations and attempts in drama practic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笑梅;;中国文学歌剧改编的历史描述[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2 紫茵;;又见她从鲁镇来——听歌剧《祝福》北京首演[J];歌唱艺术;2012年05期

3 游舛之;;用音乐诠释不朽的文学经典——歌剧《祝福》纪念鲁迅诞辰[J];歌剧;2011年11期

4 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1年02期

5 吴戈;;经典意识 乡土色彩 民族风格——浙江省首部原创乡土歌剧《祝福》谈要[J];艺术评论;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继芬;王鹏;;文化及思维的碰撞与实现——《旗与歌——在北大的六次对话》的启示[J];长城;2009年02期

2 康亚通;李洪星;;寻求意义:解释学视阈中教学的价值取向[J];东岳论丛;2010年12期

3 肖锋;巴赫金“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J];俄罗斯文艺;2002年05期

4 邓友超;与师生言说有关的三个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杨永香;;《荒原蚁丘》的对话性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郭梅;;旅游外宣文本的对话性探究——以语言学为途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朱荣华;;试析文化相对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及族裔文学教学——以美国文学教学为研究个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张爱惠;;对话与融合:基于对话理论的文化翻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田晓星;彭庆华;;以巴赫金对话理论为视角解读莫言2012年诺贝尔奖致辞的魅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D];山东大学;2006年

4 宋春香;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慧;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中的人物和形象构造[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三军;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国民;论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牧原;双重视野构成的复调文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燕;语境与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小琴;以私语的方式寻求对话[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孟祥英;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纪洪涛;生长在民间的诗学:狂欢诗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烈祥,邹巅;解读《祝福》的女性意识[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弗不;半副对联显神奇——关于《祝福》脱落下联细节的教学探微[J];语文建设;2005年05期

3 饶樊莉;;从小说《祝福》到电影《祝福》[J];电影文学;2012年10期

4 李昌玉;《祝福》时代探微[J];齐鲁学刊;1984年05期

5 尹弥;香港录制电视剧《祝福》[J];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09期

6 乔绪吉;;对《祝福》写作方法的两点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7 吕梁;;论《祝福》的反讽艺术[J];考试周刊;2009年36期

8 李鹏;;论《祝福》中突出“我”在“归乡模式”教学中的意义[J];成才之路;2009年29期

9 武彩霞;;从细节看小说《祝福》的艺术价值[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年08期

10 王松霞;;也谈《祝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秉兰;;浅析《祝福》中的白描手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则吾;《祝福》在今天[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蒋祖平;《祝福》:“多余人”痛苦内省的矛盾呈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记者 沈兴国 通讯员 冯文华 刘永民;鲁迅作品《祝福》搬上歌剧舞台[N];绍兴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裴诺;在浮躁的时代做一件不浮躁的事[N];中国艺术报;2012年

5 重庆市石柱中学 王群亚;《祝福》教学的反思[N];学知报;2011年

6 李兴叶;黄梅声声唱《祝福》[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袁浩龙;如何摆脱悔恨心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沈祖伦;深读鲁迅,思考当今[N];浙江日报;2011年

9 南京市江宁初级中学 谢青;品读标题,透析经典内涵[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子长县职教中心 张丽萍;祥林嫂的命运悲剧[N];延安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佟雪;《祝福》60年读解教育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晓峗;浅析琵琶协奏曲《祝福》的艺术特色[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3 张璐;琵琶协奏曲《祝福》艺术特征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47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47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