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传播之熵
本文选题:戏剧 + 剧场 ; 参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媒介,那么导演和演员作为戏剧信息传播的环节,可能比观众制造的噪音更大。戏剧信息传播最大的不稳定性,来源于导演对原作的错误解码和再编码,导演即是戏剧传播之熵,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过度演绎则是信息冗余。他们共同增加了戏剧传播的熵值,并因此引起了无穷无尽的戏剧观论争。
[Abstract]:Noise is the natural enemy of theater. A history of theater development is to eliminate noise, but because noise is also information, theater noise can not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re has been a misunderstanding that theater noise is made by uncivilized audiences. If drama is regarded as a straight and unidirectional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ater is regarded a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ramatist and the audience, the director and actor may be more noisy than the audience as the link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drama information. The biggest instability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drama information comes from the director's error decoding and re-cod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director is the entropy of drama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actor's exces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s information redundancy. Together, they increased the entropy of drama communication, which led to endless controversy of drama view.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文学院;
【分类号】:G206;J8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燕道成;“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7 李娟;;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应有的文学品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赵禄;贾克敏;;论电视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刘红军;;浅谈手机微博的亲和力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张翅;先秦法家传播思想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赵毅;;信息化与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行为[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殷晓蓉;;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仇学英;;农民发展创新的传播原动力——贵阳市乌当区用科技文化传播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实现农户和农村社区变迁的分析框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欧阳正德;王健;;浅析新媒体的传播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丽;普通高等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林俊聪;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谷香;;在斡旋中审时度势[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国良;李忠富;;基于聚类的企业绩效熵值评价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Bakhdavlatov saidsho;毛羽忻;龚萍;周沛然;毛征;;基于局部熵值图的目标检测分割及质心计算[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董旭光 韩晓伟;信息系统中的“熵”[N];解放军报;2000年
2 李亚民;为企业思想注入特质 实现企业管理的“熵减”[N];中国航空报;2008年
,本文编号:206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6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