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戏曲舞台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Abstract]:Since I set foot in the stage design of the new opera, I have inevitably faced many challenges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al factors and modern design forms. The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opera and its attempts to re-use some of its elements.
【作者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社;
【分类号】:J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斌;昆剧《钗头凤》导演总体创作构思——为台湾国立国光剧团排练[J];戏曲艺术;1997年03期
2 计镇华;;又面熟来又陌生[J];当代戏剧;1982年12期
3 武志;身残艺不残的孙毓敏[J];中国戏剧;1983年09期
4 安志强;;红花与绿叶 有感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秋韵·洪瑛之五个瞬间》[J];中国戏剧;2006年12期
5 傅谨;夜色正阑珊[J];戏文;1995年05期
6 孙亚英;我也是茅迷[J];中国电视戏曲;1996年02期
7 ;新版《唐琬》座谈会纪要[J];福建艺术;2008年06期
8 林家宝;;魂附角色,情注其内[J];广东艺术;2009年04期
9 徐焱焱;远远望着你[J];戏文;1996年04期
10 李玲玉;杨婀娜;叶天;;唐琬(新编越剧)[J];戏文;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契·那日图;;我演札木合的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2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介绍[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4 赵子岳;;谈谈我做演员的几点体会——演员与观众[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林洪桐;;呼唤“演员时代”的回归——表演艺术忧思录[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6 李苒苒;;年轻演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7 冯小刚;;关于演员的“变化”[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8 李苒苒;;演员与表演——李苒苒和何群对话[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9 刘威;;我庆幸我是演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10 刘畅;;浅淡青年演员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与《陆游与唐琬》[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于烈;《陆游与唐琬》携手庆奥运[N];文艺报;2008年
3 崔伟;清新之作《唐琬》[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张裕;打造传统戏曲高雅艺术“偶像”[N];文汇报;2007年
5 傅谨;越剧《陆游与唐琬》令观众痴迷[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端木复邋实习生 杜成靓;戏曲小节目繁荣中有隐忧[N];解放日报;2007年
7 周来达;戏曲音乐的八大变异[N];音乐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媚;为什么深圳观众热捧传统戏[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徐馨;两岸共赏梨园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本报驻京记者 江胜信;戏曲,,明天早餐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2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3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谨瑜;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艳梅;在写实中迂回挺进[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庆;上海滑稽述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7 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8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王洪;失节的影像—“满映”论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戏里戏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3 于伟洁;以《燕燕做媒》为例看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之间某些的联系[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4 余潇夏;传统戏曲传播形态演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翁小荻;表演创作体验的特征及演员进入创作体验的途径[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6 黄雪蓓;理性——演员创造角色的灵魂[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7 友燕玲;昆曲对越剧艺术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俊娜;氍毹新曲 雅音绕梁[D];河南大学;2006年
9 王艺蓓;歌剧戏曲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姚迪;中国戏曲女小生艺术现象的美学思考[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17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1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