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我们怎样传承戏曲

发布时间:2018-09-06 12:40
【摘要】:正戏曲1949年以后走的弯路,总的来说,就是忘了戏曲的根本,也就是脱离了戏曲的本体。上世纪50年代后我们一切学苏联,也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套东西。80年代后又一切学西方,话剧加唱成了主流,所谓改革就是这么搞的。后来戏曲又变成了导演为中心,戏曲编剧和演员在创作中被边缘化。弄一个戏慢慢变成了成本几百万、几千万,现在大家已经感觉到它的负面作用了。现在编剧和导演的关系比较紧张,戏曲编剧经不起导演的逻辑分析。
[Abstract]:After the 1950s, we learned everyth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at is, from Stanislavski. After the 1980s, we learned everything from the West, and drama and singing became the mainstream. It has become director-centered, and drama writers and actors have been marginalized in their creation. Making a play has slowly become a multimillion-dollar,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and now everyone has felt its negative effects. 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director is tense, and the drama writer can not stand the logic analysis of the director.
【分类号】:J8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乾浩;“话剧加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J];文艺研究;1985年04期

2 邹世毅;;田汉早期剧作“话剧加唱”的审美品格及价值[J];创作与评论;2013年20期

3 夏鹰;戏曲现代戏应该走自己的路[J];戏曲艺术;1985年04期

4 石俊;悦心悦意 怡目怡情——谈音乐剧《快乐推销员》的舞台呈现[J];上海戏剧;2004年12期

5 赵大鸣;;我们离“音乐剧”有多远[J];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05期

6 徐秋菊;试论山歌剧的表演及其兼容性[J];广东艺术;2002年03期

7 曲六乙;谈“现代化”与“戏曲化”[J];文艺研究;1985年04期

8 荆博;;京剧现代戏论辩述评及艺术困境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4期

9 杨莉芳;戏曲,你为什么不赶时髦?[J];戏文;1994年02期

10 于会泳;关于京剧现代戏音乐的若干问题(下)[J];上海戏剧;196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新荣;现代戏走出“话剧加唱”之困境[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戏剧评论家 王蕴明;青春期的蜕变之路[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刘巽达;“新编京剧”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苏丽萍;戏曲现代戏:艰难地与时代同行[N];光明日报;2011年

5 王蕴明;历史的丰碑 时代的担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本文编号:2226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26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