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川昆丑角戏美学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18-09-07 06:54
【摘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地域内,人们对美的标准和判断都带有这个地域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结合舞台实践,着眼于理论的开掘,以《醉隶》为例,探究川昆丑角戏粗犷有俚趣、重技艺贵自然的美学特征,并揭示人类审美活动与地域文化形成的本质问题。
[Abstract]: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and region, people's standards and judgments of beauty hav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g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bine stage practice, with a view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ory, taking "drunken Li"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uan-Kun clown drama, which is rough and interesting, 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kill and nature, and reveals the essential problems in the formation of human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reg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基金】: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基金项目,校研字〔2013〕14号研究成果
【分类号】:J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松;刘义章;;剧烈社会变动下客家文化走向探讨——川、港都市客家文化消融轨迹的对比考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殷子钰;;川剧“江湖十八本”的剧目探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3 李龙;;“新”的彷徨:民国四川西药商业的资本、经营与市场网络(1930—1940)[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郭林林;;清代河南山陕会馆的区域分布及建筑艺术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吴新雷;浙江三大昆曲支派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元鹏飞;;明杂剧脚色考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学敏;竹枝词四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林国清;;试论悲喜剧杰作——《四声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王丽丽;;从《街头文化》看近代女性生活的新变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10 陈玉;;透过中国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看女性解放问题[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星;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蒯卫华;昆曲商调曲牌曲腔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谢遂联;都市文化与唐代诗人心态[D];扬州大学;2008年

7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张泓;碗碗腔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9 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沈从文;中国旧体叙事诗之新变(1840-1940)[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永芳;现代作家的成都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2 尹晓叶;元代与明前期杂剧中的“开”[D];兰州大学;2011年

3 尹艳凌;杜甫绝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禄峰;秦可卿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赵娟;云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丽丽;戏曲家陈与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东来;廖观音事件与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变迁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8 李晋升;当代清江流域土家竹枝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大军;婺剧高腔中的西安高腔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雪莲;论清代江西竹枝词中的社会经济生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凡;;浅论电视剧结构的美学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范永康;;试论“诗性政治”概念及其美学特征[J];理论导刊;2009年12期

3 张荫伯;;音乐反映现实的美学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邢庆华;;试论东方地毯图案的美学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8年02期

5 徐志超;简谈散文诗的美学特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凌焕新;微型小说的美学特征新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7 毕玺;;广播剧场景建构的美学特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01期

8 晴雨;喜剧中悲剧性场面的美学特征及意蕴[J];艺术百家;1992年02期

9 晨;中西喜剧意识的美学特征比较[J];戏剧艺术;1994年03期

10 赵连元;论“共鸣”的美学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曾宪;;从地理区位与美学特征看崂山与青岛旅游开发的优势[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陆扬;;论《圣经》的崇高美学特征[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3 陈龙;;中西戏剧叙事美学特征比较[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4 邹元江;;个体意志和丑角意识——中国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的文化基因[A];东方丛刊(1993年第2,3辑 总第六辑)[C];1993年

5 郭照宇;;蒙古族“搏克”服饰的美学特征[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胡巍;鲁国斌;;论田径运动美学特征[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杨绿;21世纪艺术发展印证新时代美学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红色电影的历史地位、美学特征和演进趋向[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贺白丹;京剧艺术有独特的美学特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铁力;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毛羽 何振虎 丁荫楠 张思涛 王兴东 刘润为 沈卫星 黄式宪;永不落幕的红色电影[N];河北日报;2011年

6 燕妮;我的社会建设观[N];东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晶;喜剧文学的美学特征[D];山西大学;2005年

2 尹嘉誉;辽河文化美学特征与艺术设计创新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姚雪莲;从接受理论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恒;高概念电影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晴;论新生代电影的美学特征[D];扬州大学;2006年

6 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琦;论南朝民歌的美学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包红芳;论张谷若译《德伯家苔丝》的美学特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刘佳;电视广告与动像视听修辞的美学特征[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张丹;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27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27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