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红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Abstract]:Huai Hong Opera is a small local opera in Suqian, Jiangsu Province, with a long history, various repertoire and beautiful vocals. But at the moment,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re worrisome, many excellent plays and exquisite skills are facing los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ree aspects of the survival statu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s of Huai Red Opera,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Huai Red Drama.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maintenance of Suqian traditional cultural diversity.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基金】:2015年度宿迁市社科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淮红戏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5ssk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建华;;谈地方戏曲“淮红戏”的发展[J];音乐时空;2014年17期
2 廖恒;邓朝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及模式创新研究[J];天府新论;2013年03期
3 王颖;;黄龙戏传承困境的理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12期
4 胡小东;;艺术类“非遗”保护的若干建议与思考——基于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之解读[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4期
5 苑利;;从日本韩国经验看中国戏曲类文化遗产保护[J];艺术评论;2007年01期
6 佐野贤治,何彬;地域社会与民俗学——“乡土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接点[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华;;淮红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四川戏剧;2017年05期
2 乔全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看秦腔的文化创新[J];戏剧之家;2017年02期
3 高燕;;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艺术百家;2016年05期
4 刘艳兵;;论高校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河南高校在中原陶瓷“非遗”保护、继承和协同创新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19期
5 伍婷婷;;羌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模式[J];四川戏剧;2015年08期
6 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年06期
7 姚磊;;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8 王会战;;民俗节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模式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9期
9 梁家胜;;赵宗福学术思想与学术视域窥探[J];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10 祝慧敏;;本土实践与学理建构——近三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文化遗产研究;2013年0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冬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出发[J];学术论坛;2011年07期
2 萧梅;;谁的声音——以田野工作的视角[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义彬;;别无选择的生存:泛宗教、边缘化——池州傩戏的文化内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亢寒;豫剧艺术的传承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2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2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