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剧的考察与研究
[Abstract]:Lu Opera is based on the song and dance between the Dabie Mountain folk songs and the Jianghuai River, absorbing the development of Duan Gong Opera, Xi Zi Opera and Gate Song. By the working people (or workers have a certain expertise of artists) collective creation, performance, appreciation, drawing from the daily life of the working people, rich in local flavor. The formation of Lu Opera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ulture through the long-term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from which the values, emotional ways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the native people in Anhui can be projected.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local opera of Anhu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nds on the standpoint of the cultural holder, realizes th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with his culture, and tries to be faithful to the fa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usic form, the historical combing, the field description, discusse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local nature, the humanities environment relations, the present and contemporary survival condition, explains it as the local culture signific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living background and performance form of Lu Opera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music form; the third part selects Yulanlu Opera Troupe to do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iving conditions of Lu Opera; The fourth part uses the method of ethnomusicology to analyz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u Opera is restricted by three factors: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林;;羌文化“自观”研究的又一成果——评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项红;;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长阳南曲进中小学课堂”现状调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刘克利;杨兴斌;;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建宗;;革命书写超越中的羁绊——十七年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的模式化叙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阿尼克孜·努尔麦麦提;;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及其演变——以喀什市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7 于广壮;;对提升音乐专业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8 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9 杨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卢剑锋;;“民族志”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初探[J];今传媒;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艳秋;徐士奎;;如何从民族文化视角探寻民族医药的内核[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答小群;;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金花信仰的文化人类学考察[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6 朱夏君;20世纪昆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7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哈申格日乐;现代蒙古语常用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晨华;从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看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体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翼;“80后”青年离婚现象的道德拷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何玲莎;新中国二胡演奏家音乐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江奇;润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娅卓;邯郸“街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华旦多杰;论《格萨尔》对藏族牧区青少年的文化启蒙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4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3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