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川剧丑行类别划分之辨析

发布时间:2018-09-10 19:38
【摘要】:川剧丑行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极富创造性与独特性的一个行当,不仅历史传承久远,而且剧目繁多,人物类型多样,进而形成了丰富、精细的角色类别。川剧界对川丑类别划分历来有不同见解,本文在清理前期各家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川丑划分标准及其13个类别予以辩证分析,以期深化对戏曲行当艺术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Abstract]:The ugly act of Sichuan opera is a very creative and unique profession in Chinese opera art. It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has a great variety of repertoire and various types of characters, thus forming a rich and fine character category. Sichuan opera circles have always ha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chuan ugliness.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learing up the early academic viewpoints, makes a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chuan ugliness and its 13 categorie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作者单位】: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
【基金】:中国社科基金艺术类西部项目“川剧丑角艺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IB155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祥明;谈川剧“武丑”和“武丑戏”的归属[J];四川戏剧;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殷子钰;;川剧“江湖十八本”的剧目探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2 安葵;;论戏曲行当[J];福建艺术;2014年01期

3 刘哲一;;论张大千作品的美术史地位及其艺术价值[J];芒种;2013年21期

4 梅红;;试论川剧关公戏[J];四川戏剧;2011年05期

5 熊英;;功夫在戏外——川剧老艺人的涵养[J];四川戏剧;2012年06期

6 李伟民;;戏与非戏之间: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与川剧《马克白夫人》[J];四川戏剧;2013年02期

7 徐华威;高玉洁;;丑而不丑 灿若繁星——川剧大师周企何舞台形象简谈[J];四川戏剧;2013年09期

8 熊英;;川剧三国戏的艺术个性[J];戏剧文学;2013年08期

9 王安葵;;论中国戏曲的行当[J];艺术百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圣东;20世纪川剧音乐的发展与改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贾春花;川剧音乐形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位;四川传统观演建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马睿;晚清到民国年间(1902—1949)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高翔;川剧观演建筑的时代适应性探索[D];重庆大学;2008年

5 黄宪梓;芭蕉的古典文化叙事[D];西北大学;2009年

6 孙纯;保存在川剧中的昆曲遗产[D];苏州大学;2013年

7 吴跃军;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川剧改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虹裳;;陕西戏剧界座谈川剧表演艺术[J];当代戏剧;1959年06期

2 萧源锦;;满目青山夕照明——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J];四川戏剧;1993年03期

3 黄;;周企何艺术纪念展览在蓉举办[J];四川戏剧;1990年01期

4 任伯戈;;酿就清芬溢艺苑——序《名丑艺踪——周裕祥舞台艺术》[J];四川戏剧;2011年03期

5 ;许倩云:永葆青春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许倩云舞台艺术65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J];四川戏剧;2008年04期

6 唐思敏;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追悼会在成都举行[J];中国戏剧;1984年04期

7 余荣邦;;川剧天王“张德成”[J];四川戏剧;1988年06期

8 陈朝正;她是“全挂子”——记优秀川剧演员马文锦[J];中国戏剧;1991年03期

9 林琳;;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探索——川剧喜剧《野鹤滩》研究性演出活动述要[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10 余文通;;昭苏万物春风里 更有笋尖出土忙——走笔四川省川剧学校刘萍班[J];四川戏剧;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少军;;体味“视野”[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2 史芒;;瑞草芳华 德艺双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暨八十华诞纪事[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3 李默然;;我对表演艺术的看法 兼议李维康、宋国锋的表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张瑞芳;;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5 夏衍;;1987年夏衍同志给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的亲笔贺信[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6 霍庄;;浅议黄磊的表演艺术[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7 徐晓钟;;“老船工”的启示——试析胡庆树在《同船过渡》中的表演[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白杨;;序[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9 李默然;;走向形象之路[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郑雪来;;电影表演需要理论——《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序言[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建锋;继承传统 振兴川剧[N];乐山日报;2007年

2 记者 马役军;以更完美的演艺提升先进人物的社会审美价值[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孙燕;表演功力来自潜心钻研[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李昕;外国人特崇拜京戏[N];人民日报;2009年

5 龚晋文 陈素萍;阎凤琴和她的清华“粉丝”[N];山西日报;2010年

6 熊姝;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孟蔚红;田蔓莎:寻找川剧另一种表达的可能[N];成都日报;2011年

8 王臻青;两代评剧“杨三姐”在沈结为师徒[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韩雪 本报记者 郭庆权;锦州评剧 璀璨华夏[N];锦州日报;2009年

10 ;触摸到民族的灵魂[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圣东;20世纪川剧音乐的发展与改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杨谨瑜;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轩蕾蕾;新时期昆曲学术史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5 杜鹏;京剧武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6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程婕;当代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盛雯;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田义贵;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丽丽;斯特里普与刘晓庆情节剧电影表演艺术比较[D];湖南大学;2007年

2 贾春花;川剧音乐形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李钦君;单人剧表演的主要特点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5 师有波;方荣翔京剧表演艺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云清;用生活浇铸艺术[D];重庆大学;2009年

7 王小菲;谈现代话剧表演中的表现性思维[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李秀明;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D];兰州大学;2011年

9 孙纯;保存在川剧中的昆曲遗产[D];苏州大学;2013年

10 王伟丽;从歌剧《图兰朵》到川剧《杜兰朵》的声乐文化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5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35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