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豫剧剧目的形式与艺术特色
[Abstract]:Henan Opera is an artistic branch of Chinese drama. After many years of artistic accumulation, Henan Opera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during which a series of outstanding and popular performances appeared, which determin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drama. 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drama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rt form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 of Henan oper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the opera repertoir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霞;;豫剧在山西的繁盛原因初探[J];沧桑;2008年04期
2 李卿;;现代豫剧音乐创作多元化的创新[J];大舞台;2012年09期
3 刘超男;;豫剧音乐的艺术构成与特色[J];大舞台;2014年01期
4 周彦;;论豫剧的艺术魅力与大众化之路[J];华章;2009年17期
5 李孝悌;;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概述[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2期
6 周璇;;浅析豫剧各行当的演唱艺术[J];今日科苑;2009年23期
7 王丽霞;;豫剧在山西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张召鹏;;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改革与知识分子的参与[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1期
9 胡振邦;;豫剧演唱中咬字、吐字特点浅析[J];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10 张明水;王守谦;;近代社会变动中的豫剧嬗变[J];兰台世界;2012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华;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 [二八板]类唱腔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波涛;樊粹庭豫剧改革初论[D];河南大学;2011年
3 秦晓敏;豫剧常派唱腔音色的变化在民族歌剧中的吸收和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许慧娟;马金凤表演艺术与唱腔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雯;豫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6 张晓慧;安阳地方曲艺“大鼓京腔”生存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秦银辉;豫剧豫东唐派唱腔艺术及其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善基;娗中篇奤_H《王佐断臂》的艺术特色[J];上海戏剧;1961年04期
2 英郁;略论京剧《彝陵之战》[J];上海戏剧;1963年11期
3 王正;;略谈《乌鸦与麻雀》的艺术特色[J];电影评介;1979年06期
4 鲁田;丹青胜似素山河——传统戏曲时、空处理的艺术特色[J];戏曲艺术;1980年01期
5 左}C;说“奇”——评弹里的浪漫主义因素[J];上海戏剧;1980年06期
6 姜恩;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记筱桂花与筱白玉霜的一次联合演出[J];中国戏剧;1981年05期
7 胡惠玲;话剧《九·一三事件》(下集)的艺术特色[J];中国戏剧;1982年10期
8 杨黄生;“明天”给了他力量[J];电影评介;1982年10期
9 焦文彬;;试论孙仁玉秦腔短剧的艺术特色[J];当代戏剧;1982年08期
10 窦晓红;道德剧的新探索——吉林市话剧团演出观后[J];中国戏剧;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恂;;古老南戏绽奇葩——喜看《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2 林汝德;;论牛娘戏的源流沿革、艺术特色和发展前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沈好放 主旋律创作应有独到艺术特色[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刘国彬;泰山压脊不折腰——浅析电影《詹天佑》的艺术特色[N];解放军报;2002年
3 张金生;平湖钹子书的艺术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于雁宾 刘惜时;情趣大观园[N];吉林日报;2002年
5 张玉太;同题四色 形神毕现[N];中国电影报;2006年
6 木夕;中影发行:五大看点启动《天安门》[N];中国电影报;2009年
7 曹石;弘扬军人本色 壮写铁血豪情[N];人民日报;2007年
8 韩溪;“洪派”四要素简谈[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9 邓翔云;寓教于乐 妙趣横生[N];安徽日报;2005年
10 于雁宾;韩流的启示[N];吉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亮;歌剧《卡门》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束霞平;苏州昆剧服装艺术探微[D];苏州大学;2005年
3 陈伦旺;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驰;论林兆华的导演艺术特色及其成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王艺蓓;歌剧戏曲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常雪连;论“二人台”的艺术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7 邱蕊;看与被看的风景[D];南昌大学;2007年
8 张君蔚;论韩剧中的灰姑娘情结[D];西北大学;2009年
9 孔静;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艺术特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郭玉梅;晋商题材电视剧文化艺术特征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4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4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