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
□ 邓笛
摘 要: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在戏剧翻译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者在分析了他的大部分译作后认为,他的翻译实践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主张一本多译等。
关键词:
分类号:
摘要: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在戏剧翻译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者在分析了他的大部分译作后认为,他的翻译实践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主张一本多译等。
关键词:英若诚;译者的主体性;舞台直接效果;一本多译
中图分类号:J803文献标识码:A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戏剧演员及戏剧翻译家。作为演员,他几十年来长期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过许多真实可信、鲜明生动、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他在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读书期间,就热衷于演戏活动。新中国诞生后,他考入北京人艺任演员,在话剧《龙须沟》、《雷雨》、《骆驼祥子》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知识面和作为演员的才华。他也为中外戏剧的交流做了很多工作。1979年,他为《茶馆》剧组成功地访问西欧作了准备。1980年春,他随曹禺先生赴英国进行戏剧交流,随后又与英国导演合作,为北京人艺排演了莎士比亚名剧《请君入瓮》。1983年,他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合作,将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搬上北京人艺舞台,他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洛曼。1982年8月,英若诚作为客座教授应邀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他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们排演了中国话剧《家》,演出后轰动了美国。1984年8月,他再度赴美讲学,为学生们排演了根据中国昆曲《十五贯》改编的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除了戏剧表演和戏剧交流,英若诚在戏剧翻译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上世纪50年代,他曾翻译出版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后又翻译了剧本《咖啡店的政客》、《甘蔗田》、《报纸主笔》以及莎士比亚的名著《请君入瓮》、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他还将中国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本文重点探讨英若诚在戏剧翻译方面的成就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
一、强调译者主体性
强调译者的主体性是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影响。主体性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运用到翻译理论上,就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简言之,人的主体性的两个重要特征是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其中受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基础,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前提,改造客体,影响客体,以受客体制约,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主体性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为我性”。“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1]。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须正确阐释源语文本,充分认识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能动地发挥其创造力,体现他作为主体的文化意识及人文风格,最终达到翻译目的,即体现出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辨证统一。
英若诚在戏剧翻译实践中,从来都不是跟在原著后面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而是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才能和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堪与原文相媲美的再创造。与此同时,他还时刻小心翼翼地忠实于原著,自觉地用原作约束自己,在受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他翻译的剧本经过他能动性的再创造,不仅忠实传达了原著的内容,而且还保存了原有的风格神韵。下面英若诚先生翻译的《茶馆》中两例,说明英若诚在戏剧翻译中是如何发挥主体性的:
(1)王利发:……,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第一幕)
Wang Lifa: In this harsh world, we’re all on our own……
(2)王利发: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
(第一幕)
Wang Lifa: But surely you’ve got nothing to worry about With so many different interests, a mere trifle to you would be my entire fortune and more!
(1)(2)两句原剧本中均含有借代格,“江湖”指代兵荒马乱的世道,“小指头”和“腰”均指买卖,或者确切地说是指财产的多少。试想,如果这些修辞格分别译成“rivers and lakes”和“your little finger is thicker than my waist”,西方观众在看不到注解的情况下,能不一头雾水,产生误解吗?因此,英若诚能动地将“江湖”译作“in this harsh world”,将“您的小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译作“a mere trifle to you would be my entire fortune and more”,便于观众理解其深层意图。这种译出隐含意义舍弃原修辞格的做法,体现了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英若诚戏剧翻译中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结合是有分寸的,是由他的明确的“为我性”的目的所决定的。这个“为我性”,正是他对中国翻译理论的第二大贡献,即强调舞台效果。
二、强调舞台直接效果
戏剧翻译是一种文学体裁的翻译,这一点已成定论。但是,它是否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对戏剧翻译是否要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就有过自相矛盾的论述。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她将戏剧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引入戏剧翻译研究和评价,认为戏剧翻译有两个不同于诗歌和小说的地方:“可表演性”和戏剧翻译文本的功能。可见,她这时的观点是戏剧翻译应该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然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巴斯奈特否定了自己以前的观点并提出戏剧翻译的“可读性”。她认为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会成为很多译者用来为自己在翻译中所作的各种语言上的更改的一个借口。她继而放弃了她以前所坚持的强调舞台直接效果的观点,继而建议译者将戏剧视作文学的起点去研究戏剧文本[3]。
英若诚先生是一名富有多年表演经验的话剧演员,谙熟戏剧规律,明白戏剧翻译中舞台直接效果的重要性,所以他在戏剧实践中坚持这一点,认为戏剧翻译应该为舞台演出服务,翻译剧本不仅要语言自然、简洁,台词口语化,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文化习惯,考虑到舞台演出的,而且演员也要使用剧本上的文字(台词)为观众表演。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的译本像原剧本一样容易上口,演员读起来顺畅,观众听起来不觉得吃力。他翻译的《推销员之死》就是坚持舞台直接效果的典范译作。《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1915-2005)的代表作,,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佳美国戏剧[4]。它的成功奠定了密勒在当代美国戏剧中的显赫地位,使他成为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1983年,英若诚翻译了此剧,“并于作者亲自导演下演威利·洛曼”[5]。他的译本注重口语化,特别适合舞台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好评。这个剧本中有大量的典故和成语,还有涉及美国公众人物和一些美国特色体育活动的用语,翻译时如果不以观众为中心进行变通,就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同,也就会因此失去观众。他以观众为中心,遵循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提出戏剧翻译要考虑“舞台直接效果”。其实,在此之前,《推销员之死》就有了中文译本。当英若诚先生被问及为什么弃已有译本而要重新翻译时,他答道:“我为什么要另起炉灶,再来一遍呢?这里面的难言之隐就是,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因为有经验的演员都会告诉你,演翻译过来的戏,要找到真正的‘口语化’的本子多么困难”[6]。以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若诚在戏剧翻译中十分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即译文语言具有动作性,且口语化。英若诚在翻译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下面我们仅通过英若诚翻译的《推销员之死》中的两个实例,看一看英若诚先生是如何强调译文的舞台效果的:
(大约剩余3078字,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验证码)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本文关键词: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5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