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台湾外省第二代李国修戏剧中的创伤记忆与超越

发布时间:2018-10-22 10:11
【摘要】:作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李国修接收到了父辈遗留下来的移民身份和创伤记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伤体验,并将之作为其戏剧表达的主要课题。他以戏剧形式记录并修补了父辈的创伤与遗憾。同时,面对父辈传递下来的创伤体验,他也以戏剧艺术纾解、治疗自己对灾难重演的恐惧和身份认同被破坏的焦虑,表达了对生命安定的渴求。从创伤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对李国修的戏剧创作进行观照,既能真切感受到台湾外省第一代的移民创痛,更可深入理解台湾外省第二代所特有的现实和精神处境,从而对台湾社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Abstract]:As a representative second generation writer in Taiwan, Li Guoxiu received the immigrant status and traumatic memory left by his parents, thus forming his own traumatic experience,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main subject of his drama expression. He recorded and repaired the wounds and regrets of his parents in dramatic form.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 passed down by his parents, he also expressed his desire for stability in life by relieving his drama art, treating his fear of a repeat of the disaster and the anxiety that his identity had been destroye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rauma psychology, Li Guoxiu's dramatic creation can be viewed. It can not only truly feel the pain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immigrants in Taiwan's foreign provinces, but also deeply understand the unique reality and spiritual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aiwan's foreign provinces.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aiwan socie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2012年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YZC12012)
【分类号】:J8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尘馨;;李国修一个“鸟人”的异想世界[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明华;;台湾外省第二代李国修戏剧中的创伤记忆与超越[J];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兴;无主流,非职业……——台湾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李国修先生谈台湾话剧现状[J];上海戏剧;1994年06期

2 彭耀春;来自淡水河的笑声——李国修和他的戏剧[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2期

3 赵辉;张磊;;李国修 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J];台声;2010年01期

4 夏潜;;一辈子,一件事 “台湾戏剧泰斗”李国修访谈[J];上海戏剧;2011年06期

5 曹明;李国修及其屏风表演班[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年03期

6 曹明;台湾剧坛怪杰 李国修[J];戏剧文学;1999年06期

7 丁尘馨;;李国修一个“鸟人”的异想世界[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02期

8 ;让人笑到内伤的《莎姆雷特》[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4期

9 肖莹;郑丽娜;;人生只为一件事——开门、上台、演戏[J];环球人物;2007年15期

10 曹明;台湾艺人李国修与大陆演员姜昆[J];江海侨声;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娅;李国修:戏剧是对生命故事的诉说[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孙萌萌;《京戏启示录》两岸惊鸿一瞥[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孙金诚;这一夜,我们失去“戏巨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刘思瑶;《三人行不行Ⅰ》我看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陈凤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N];光明日报;2013年

6 刘修兵;中外优秀戏剧五月“相约北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鲁肖荷;漫步台北,当戏剧遇到创意[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张欢;“相约北京”扮靓北京春天[N];音乐周报;2007年

9 樊果;《C》:融汇多种声音的独角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徐雪梅;五大洲艺术家“相约北京”低票价观众共享创意[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烁;我国民营话剧团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86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86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