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押沙龙在1966”在社交网络

发布时间:2018-10-29 18:40
【摘要】:正晚餐、观摩、评论,这是我作为戏剧观众的一次常规的观剧活动流程。在社交网络时代,这三个步骤都可以分分秒秒与人分享,并且借助社交网络传播与扩大。大概从2013年中开始,我的这个常规的观剧活动里,又加上了一道新程序,那就是看活跃在微博,ID为"押沙龙在1966"这个人的剧评。尽管他(不知其真实身份,故而代称作"他")的剧评是发表在微博平台,
[Abstract]:Dinner, observation, comment, this is my routine as a theater audience. In the age of social networking, all three steps can be shared every minute and spread and expanded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Starting around mid-2013, I've added a new program to my regular TV show, which is to watch a show by Weibo, ID for Absalom in 1966. Although his (unknown identity, so called "he") was published on Weibo's platform,
【分类号】:J8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硕;陕西省戏剧评论家联谊会成立[J];当代戏剧;1988年03期

2 蒋柏连;;漫话剧评[J];当代戏剧;1984年07期

3 本刊评论员;;坚持下去 定有益处[J];戏剧文学;1983年01期

4 唐思敏;“有戏”,才有评论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四川戏剧评论水准之我见[J];四川戏剧;1996年05期

5 沈鸿鑫;提高戏剧批评的品位[J];上海戏剧;1989年05期

6 李祥林;剧评的角色[J];当代戏剧;1998年05期

7 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J];四川戏剧;1991年01期

8 刘忠诚;戏剧评论的元科学追问与全息追问[J];剧本;2002年06期

9 ;读者来信摘登[J];中国戏剧;1982年12期

10 陈敏;;中国戏剧界的一抹新绿 IATC中国分会2007年回眸[J];中国戏剧;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嘉瑞;;云南民族戏剧概说[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刘明厚;;主旋律戏剧刍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王晓鹰;;关于“新时期戏剧”中“创新”课题的回顾与反思[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季国平;;让戏剧批评多一些锐气和活力[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张先;;面对混沌——戏剧批评为什么缺席[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李牧;;序[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7 李春喜;;对军旅戏剧审美价值的提升和超越——90年代以来总政话剧团的创作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8 夏波;;戏剧不是什么和是什么——来自98国际戏剧邀请展演的报告[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胡安娜;;’97中国戏剧节散论[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吕建华;;金钱·商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评杭州越剧院《梨花情》[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颖 马相武 王清;演艺圈“嫁接”社交网是“跨界双赢”吗[N];中国商报;2009年

2 ;重振戏剧评论的雄风[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廖奔;当前戏剧创作的趋势[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通讯员 董家成;姚安农民戏剧创作活跃[N];云南日报;2006年

5 胡世铎;戏剧创作及燕赵戏剧[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徐瑞哲;不妨想想《社交网络》[N];解放日报;2011年

7 杨琳桦;你看《社交网络》了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王复民;“好剧评首先必须说真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 钟起煌;把握前进方向 繁荣戏剧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姜秀生;满园花开别样红[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李君;评价理论视角下影评的态度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全兵;新月派戏剧概论[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斯佳;论夏衍戏剧创作的电影化特质[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枫;试论舞台意象在戏剧创作中的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陈由登;向培良的戏剧理论与艺术实践及其外来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博;荒诞派与中国80年代戏剧[D];苏州大学;2006年

6 高庆福;从文本到舞台—契诃夫戏剧在中国[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7 吉莉;中国网络影评现状、特点及发展态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石昊;舞台空间表现的拓展实验[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9 高蕾蕾;论查明哲及其导演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谭玉环;周长赋历史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8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98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