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传统望向现代——二人转继承与发展中的三个问题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Zhengerzhuan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s prosperous,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folk and the official, the alternation of elegance and vulgarity, the argumentation between art and industry, an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yellow and green. These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most meaningful realistic pic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opera performances. Putting the Er-Ren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all kinds of state-level opera performances in China, and from the prosperous stage of the drama festival, its sound and prosperity are far less than those of the "great operas" such as Beijing, Henan and Vietnam, but they are within the regional scope of the Northeast. Whether it is the folk two-player performance market developed by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Zhao Benshan, or the cultural exhibition and exhibition of all kinds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ince the 1980s,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书功;浅谈戏曲表现形式的前瞻性[J];东方艺术;2004年S1期
2 张忠言;;戏曲怎样表现现代戏——《乡村小院》导演的话[J];黄梅戏艺术;2009年02期
3 刘芝明;为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戏曲而努力[J];戏剧报;1958年15期
4 马彦祥;试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和继承戏曲艺术传统问题[J];戏剧报;1960年10期
5 王雁;关于戏曲传}q形式的我墜[J];戏剧报;1961年Z7期
6 李和曾 ,李忆兰;戏曲革新要迈大步前进[J];人民戏剧;1980年08期
7 张绍宽;;戏曲中的封建毒素和“四化”的矛盾[J];陕西戏剧;1981年01期
8 刘拥政;;要正视戏曲的“危机”[J];戏剧艺术;1984年03期
9 王胜华;;戏曲多类型化设想[J];戏剧艺术;1984年03期
10 沈尧;戏曲的危机与生机[J];文艺研究;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艳春;;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周象耕;;轻歌曼舞展新姿——戏曲歌舞之我见[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3 王立元;;46部佳作亮相中国儿童戏剧节[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22期[C];2013年
4 本刊;刘岩;;张家口演艺集团演出口梆子《少年董存瑞》 荣获第九届河北省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A];中国演员:2013年第3期(总第33期)[C];2013年
5 朱恒夫;;论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方略[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云发;“戏曲三元”与电视“突围”[N];文汇报;2003年
2 徐涟;用时尚动漫“传承”经典戏曲[N];工人日报;2007年
3 宁宗一;戏曲艺术觅取活力不断的源头[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吴国钦 中山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明清戏曲史研究专家;遵循戏曲艺术规律 创广东戏曲著名品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长安;有关当下戏曲发展的几个观念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毛小雨;戏曲应该发展创新[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艳;深圳:“戏聚星期六”演绎戏曲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1年
8 王小宁;动漫,或成为传播戏曲令人乐见的形式[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陈彬斌;我国戏曲现代戏已基本成熟[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郭汉城;为何喜欢《山村母亲》[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帅;中国戏曲首饰的历史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文萃;视听语境下的戏曲文化传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牛嘉;山西保存的宋金杂剧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原凯敏;云南少数民族爨文化与中原戏曲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周沐春;从中路梆子看秦腔北移过程中的嬗变[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晨辰;戏曲时空形态浅析及其在实验动画中的应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7 张哲;论话剧表演对戏曲元素的借鉴与运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
8 桑爱兵;互联网上的戏曲传播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9 黄宗梅;戏曲改良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戏剧形式之生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赵慧娴;论当代文化生态背景下戏曲中演唱与舞蹈的分离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03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0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