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话语与心态:南国社的在野立场

发布时间:2018-11-02 15:20
【摘要】: 南国社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一个日久弥新的经典议题。虽然前人对其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学者们对南国社“在野”这一特征却鲜有系统深入的认知与言说。在对前人视角的反思与相关史料整理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南国社“在野”话语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并试图找出南国社的命运与其“在野”立场之间的关联。 在本文的语境中,南国社的“在野”话语体现着主体对自我与社会结构的认知。本文主体部分首先分析了“在野”这一立场表达的具体内容与目的设定,在将其与客观的社会行动比较后,发现话语与实践间存在某些脱节之处。接着,为了追寻脱节的原因本文考察了主体的话语习得与主体的社会处境。最后,本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南国社“在野”立场的表达与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处境与需求密切相关,即社会交往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主体对行动态度谨慎,遂提出“在野”立场—策略;社会交往中的挫折使得主体提出“在野”立场—合法性,进而避免在心理上屈服于强势的交往对象。在“余论”部分,结合南国社的具体命运与其经历的社会变迁,本文探讨了艺术运动与社会运动在目的、手段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从而揭示了南国社个体遭遇的必然性。
[Abstract]:Nanguo Society is a new classical topic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Although the previous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many fruitful studies on it, scholars seldom have a systematic and deep understanding and talk about the feature of the "opposi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reflection of previous perspectiv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opposition" discourse of the Nanguo Society,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e of the Nanguo Society and its stand of "oppo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per, the "opposition" discourse of the Nanguo Society embodies the subject's cognition of self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rete content and purpose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position of "opposition". After comparing it with objective social 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some disconnec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practice. Then,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reason of disconnec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ubject's discourse acquisition and the subject's social situ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opposition" position of the South Korean Soci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he subject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i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raction makes the subject cautious in his attitude to action. Then put forward the "opposition" stand-strategy; The frustration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makes the subject put forward the "opposition" position-legitimacy, and then avoid the psychological submission to the strong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part of "Yu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fate of the South China Society and its social chang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rtistic movement and the social movement in the aspects of purpose and means, thus reveal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encounter of the South China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8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峥嵘;;周恩来对田汉的关爱[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07期

2 杜冬颖;;看似惶然,实乃必然 重读田汉名剧《获虎之夜》[J];上海戏剧;2011年08期

3 余俐亚;;解读话剧《丽人行》之女性群像[J];大舞台;2011年08期

4 周云龙;;神话原型与性别操演:解析田汉《湖上的悲剧》的双重结构[J];艺苑;2011年03期

5 毛德传;;崔万秋不是文化特务[J];炎黄春秋;2011年07期

6 唐戈云;;永远的漂泊与超越——论田汉话剧创作中的湖湘文化因子[J];艺海;2011年07期

7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钱民德;陈林;吴学思;;钱民德:永不忘却的念想[J];贵阳文史;2011年03期

9 李建华;;聂耳智斗密探[J];琴童;2011年08期

10 谢玲玲;;曾石滨:快乐,才是我写诗练字的源头[J];民族论坛;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炜;;再论“田汉精神”[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2 宋宝珍;;关于田汉南国戏剧的再思考——为纪念田汉诞辰一百周年而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董伟;;怀念田汉先生 学习田汉先生——在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4 马少波;;田汉同志与祖国同在[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5 屠岸;;田汉——“壮绝神州戏剧兵”[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6 沈毅;;怀念田汉 景仰田汉——下一代人的思考[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7 郭超;;忠情气壮 正义养格——赞田汉风骨[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8 黎之彦;田灿;;田汉的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纪念田汉110周年诞辰[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9 杨景辉;;《关汉卿》的意义——纪念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10 宋宝珍;;田汉的戏剧观与戏剧批评[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满岩;田汉为什么被重新关注?[N];北京日报;2001年

2 刘平;这个田汉不真实[N];文艺报;2001年

3 记者 孟祥宁;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王松;凝视田汉[N];文艺报;2011年

5 于烈;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8年

6 阴棣丞 刘志荣;文化战士田汉[N];中国老年报;2001年

7 北枳;一个很有个性的田汉[N];文艺报;2001年

8 闻其;田汉:富有时代内涵的名字[N];中国邮政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静;现代中国的关汉卿[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唐弘仁;怀念著名戏剧家田汉[N];贵州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宗蓉;田汉戏剧的唯美倾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耿祥伟;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斌;“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良;话语与心态:南国社的在野立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籍宏娟;田汉话剧创作与日本[D];山西大学;2010年

3 高海燕;“窗洞”的艺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张小荣;中西戏剧传统与田汉早期戏剧关系[D];安徽大学;2010年

5 陶红雨;田汉建国前戏剧的民众化倾向[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雷晓红;田汉戏剧批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7 李琳;艺术与政治的纠结[D];河南大学;2010年

8 贺潇潇;中西方文化对田汉戏剧观形成与戏剧创作的影响[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9 韩雪莹;田汉的歌词创作与歌词美学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詹萍萍;田汉与湖湘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6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06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