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传承作为昆曲国家文化战略确立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9-03-30 16:33
【摘要】:昆剧的地域性丧失、昆曲传承人才短缺的突出标志就是昆曲剧目的失传速度进一步加快,这就使我们不能不反思:即便是提"国家文化战略",也要提"京昆国家文化战略",而不能只提"昆曲国家文化战略"。为什么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的结合难以成为所谓的"世界戏剧"呢?这其中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西方话剧即便是接纳了东方戏曲表现性的元素,弥补了话剧演员身体表现性不足的缺憾,使它更加好看,但它也不会从根本上放弃理性至上的最高理念。而中国戏曲对西方话剧的学习却极大地伤害了中国戏曲的审美本质。昆曲已经再也经不住"草创"之"新"了,昆曲已经不是无中生有的再"始造""首创"的对象,它已经在几百年的不断累积传承中趋于审美表现的极致。昆曲是最难传承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需要大师级、掌握绝活的人才有资格承担的。演员之外,还应有另外四个元素的传承,即剧本、音乐、美术、导演的传承。真正明白昆曲的人都知道,戏曲演员永远不会单纯背那个文学本,他们永远是身体性的、是肢体性的、是唱念做打的、手眼身法步的记忆,他们是心象(身段)记忆、是音象(乐象)记忆,而非文学性记忆。这种记忆的特殊性我们学界的确了解得太少。关于昆曲音乐的传承,要注意它不是地方戏的音乐,而是曲牌体的宫调音乐。昆曲的灵魂就是应该传承的曲牌,要有严格的格律和宫调把握。中国传统的教育永远是从审美的、成人的意义上出发的。训练成一个有修养、有韵味、有审美感召力的人,大写的人,这才涉及到我们的文化战略问题。考虑培养一些有能力传承传统戏曲艺术精神的老师,是真正的国家文化战略得以确立的首务。
[Abstract]:The loss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 of Kunqu Opera, and the outstanding symbol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the inheritance of Kunqu Opera is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the loss of Kunqu Opera repertoire, which leads us to reflect on this: even when it comes to the "National Cultural Strateg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mention the "National Cultural Strategy of Beijing and Kunming". We should not only mention the National Culture Strategy of Kunqu Opera. Why is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drama and Chinese opera difficult to become the so-called "world drama"? The deep-rooted reason for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Even if western drama accepts the elements of oriental drama expression,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physical expression of drama actors, makes it more beautiful, but it will not fundamentally give up the supreme idea of rational supremacy. But the study of Chinese opera to western drama has greatly hurt the aesthetic essence of Chinese opera. Kunqu Opera is no longer able to withstand the "new" of "grass-roots creation". Kunqu Opera is no longer the object of "original creation" and "original creation". It has become the ultimate aesthetic expression in the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ndreds of years. Kunqu Opera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pass on an art style, it needs master level, master the talent is qualified to undertake. In addition to actors, there should be another four elements of inheritance, namely, script, music, art, director heritage. Those who really understand Kunqu know that opera actors will never simply memorize that literary book. They are always physical, limb, singing, playing, hand, eye, body and step memory, and they are mental (physical) memory. It is audio-visual (musical) memory, not literary memor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is kind of memory is indeed known too little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Kunqu music,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 is not the music of local opera, but the music of music style. The soul of Kunqu Opera is the music card that should be inherited, must have strict rhythm and palace tone grasp.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s always from the aesthetic, adult sense of departure. Training into a self-cultivation, charm, aesthetic appeal, uppercase people, this involves our cultural strategy. It is the first task to establish a true national cultural strategy to train some teachers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rt spiri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J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松子;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2 王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保护昆曲?[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3 蔡正仁;中国昆曲──迈开大步向前走[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4 王恂;昆曲的命运[J];中国戏剧;2001年09期

5 慧敏;文化部举办昆曲展演[J];中国戏剧;2001年10期

6 ;昆曲——光明行[J];上海戏剧;2001年06期

7 丁修询;昆曲三谈[J];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8 晓罗;全国政协实施《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工作[J];中国戏剧;2004年06期

9 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10 文轩;我校举办昆曲艺术高峰论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敏;;根据昆曲的规律发展昆曲[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侯少奎;;喜看昆曲现代戏《陶然情》[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杨凤一;;昆曲的改革、发展,要立足于抢救、继承[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5 黄竞莹;;顾卫英的昆曲表演[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深入推进[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7 刘南;;海峡两岸昆曲艺术家献演《牡丹亭》 昆曲邂逅海德堡[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8 沈泉生;;谈木偶昆曲的传承及保护[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孙毓敏;;一次昆曲艺术大餐[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10 李蓉;;努力坚守 传播昆曲文化——记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曾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教授 王岳川;《文化伟力》的文化启示[N];光明日报;2012年

2 刘玉琴;昆曲保护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2004年

3 朱为总;昆曲难寻来时路[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刊记者  郭青剑;青春昆曲离年轻有多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朱伟明;昆曲学术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6年

6 记者 查金忠;今后一年,南京人可以免费看昆曲[N];南京日报;2007年

7 周玉宁;《昆曲艺术大典》出版在即[N];文艺报;2009年

8 记者 牛春梅;普通高校首次开设昆曲课[N];北京日报;2009年

9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刘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谢雍君;不闻此调,怎知昆曲如许[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刘方;给昆曲传承插上梦想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轩蕾蕾;新时期昆曲学术史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3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 朱夏君;20世纪昆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6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蒯卫华;昆曲商调曲牌曲腔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经华;昆曲在安徽的流传与变异[D];安徽大学;2010年

2 刘娅静;当代昆曲传播的媒介图景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峤U,

本文编号:2450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50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