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翻译与传播京剧跨文化交流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7 09:06
【摘要】:中国京剧在海外的有效传播是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自京剧从1919年在海外传播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既体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课题组进行了英语翻译对京剧在海外传播的有效性实证考察,提出了促进中国京剧在海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对策。
[Abstract]:The effective spread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oversea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to go to the world. Since Beijing Opera spread abroad in 1919, it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10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ay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spread overseas,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the unique charm of Beijing Opera art, bu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in the spread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oversea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spread of Beijing Opera oversea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overseas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Beijing Opera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天津青年京剧团;
【基金】: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2012年度规划项目《基于演出效果的的京剧剧本翻译与中国京剧在世界的传播》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12029
【分类号】:J8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彦;;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4 薛国凤;余咏梅;;依附论中的关怀——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甄学宁;郑小贤;何露;;依托森林公园传播森林文化的机制及其优化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丁陆爱;;标题就是新闻[J];编辑学刊;2009年05期

7 陈文浩;;网络时代的大众读物——从策划到营销[J];编辑学刊;2010年03期

8 王翠霞;;言语中的非言语传播——以“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9 郭勖;;文化误读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才智;2008年02期

10 苏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常悦珠;陈慧;;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阶段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朱文哲;;从拟态环境理论看社会信任缺失现象——以“彭宇案”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杨家珍;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7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洪波;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荣亮;大连高校外专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辛霞;跨文化语境中的汽车广告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韩玉洁;跨文化交际与中韩/韩中旅游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芸;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文婷;我国电视购物规范运营的瓶颈与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毛永强;保健品广告法律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倩;大学生英文报刊使用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白寒枝;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叶立;网络新闻的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家欢;;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贡献[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2 赵绪昕;;京剧早期出国演出史探——“跑崴子”现象及其他[J];戏曲研究;2011年01期

3 范溶;描写蒙古人民生活的京剧“三座山”[J];中国戏剧;1956年07期

4 王志勤;中国京剧院十年[J];中国戏剧;1959年18期

5 徐以礼;喜看老树发新枝——m鷬菗"浩梁的表演[J];上海戏剧;1962年01期

6 阿金,顾永隆;为京剧反映少数民族新生活欢呼[J];中国戏剧;1964年07期

7 蓝青;强化导演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百家;1990年03期

8 胡世铎;京剧观众研究三题[J];戏曲艺术;1991年04期

9 张永和;京剧排演外国戏的成功尝试——浅谈京剧《坂本龙马》的剧本改编[J];中国京剧;1992年02期

10 丁关根;振兴京剧艺术培养跨世纪人才[J];戏曲艺术;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嘉禄;;第十七讲 漫议清代京剧艺术[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2 刘景亮;;以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弘扬发展京剧艺术[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孙焕英;;对比,程派京剧艺术的美学原则[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朱文相;池浚;;京剧艺术的“三突出”[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汪人元;;京剧学学科建设初识[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刘祯;毛忠;;京剧学论略[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曾复;;忆听戏与学戏[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谭静波;;重视青少年京剧审美教育问题[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周传家;;京剧呼唤新的文化精神[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何孝充;;中国戏曲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迟小秋;繁荣京剧艺术正当时[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林瑞康;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赴港演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记者 赵仁伟 万一;搭崭新舞台,育“国之新角”[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初志英;京剧艺术如何在创新中走向市场[N];经济日报;2004年

5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 罗勤 陆云红;国家京剧院将在深建实验基地[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济文;努力办一届特色鲜明惠及百姓的京剧艺术盛会[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孙若茜;李胜素:年轻戏迷有很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李贵日;蓝山有个业余京剧协会[N];永州日报;2007年

9 记者 熊玲;《白洁圣妃》获一等奖[N];云南日报;2008年

10 葛岚;让京剧艺术走进幼儿生活[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红;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D];上海大学;2010年

2 周菁;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4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周平;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与身份建构[D];武汉大学;2013年

6 吴鑫丰;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朴圭玉;中韩家庭剧伦理文化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舒;跨文化影像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杰;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涛;基于“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京剧海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石峥;最暗的夜,,最亮的光[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孙甜;浅析四部电影中跨文化家庭的文化冲突和解决矛盾的方法[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常若凡;河北省高等院校开展京剧教学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彭薇;影片《卧虎藏龙》的跨文化品格分析[D];湘潭大学;2006年

8 徐冉;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谢剑玲;美国电影中刻板化的华人形象[D];南昌大学;2012年

10 王丽娜;当冲突遭遇种族:美国电影《撞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9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59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