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北京天桥中幡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5 05:31
【摘要】: 北京天桥中幡是一门技高惊险,威武壮观,观赏性强的表演艺术。经过数代表演者的完善丰满,逐渐形成了老北京最具传统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北京天桥中幡有着丰富的价值。作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传统项目之一,它拥有其他项目无法替代的民俗学价值;天桥中幡对习练者的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习练中幡可有效的锻炼身体的综合素质,因此其健身价值是很多项目多无法比拟的;天桥中幡技高惊险,威武壮观,其观赏价值不容小觑;还有,随着政府对天桥中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注的加大,其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总之,不论是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样性的发展需要、从天桥中幡自身传承与发展还是从天桥中幡丰富的价值意义来看,对其深入研究都已经是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天桥中幡展开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现代中幡起源于清朝军队行军围猎时候发令用的大纛旗,在战争围猎休息间隙,旗手们为了鼓舞三军士气,就舞动大纛旗取悦军士以消除行军行围时造成的疲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幡;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百姓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导致了天桥中幡的现状不容乐观;应该从天桥中幡的文化空间和自身创新的上入手,以便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 本研究针最终提出了以下建议:利用现在政府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建立专门的天桥中幡研究机构;在政府扶持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针对天桥中幡的文化空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做到,力争恢复原有的展示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空间,努力再造新型的弘扬空间;开拓多样化的传授方式,以解决传承人的危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省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四川政报;2002年13期

2 王戈;文化多样性与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余兆钢;;守望民间——写在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出台之前[J];人民政坛;2004年07期

4 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以广西若干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个案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1期

5 欧阳青梅;;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J];民族音乐;2009年05期

6 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7 朱联群;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J];民族艺术;2004年03期

8 陈宜安;;大力保护文化遗产[J];人民政坛;2005年06期

9 ;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世纪行;2007年11期

10 尹书倩;;民族民间文化在灯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海;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黄运涛;;河东民族民间文化长效机制的建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李丽;;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族民间文化档案资料科学管理模式[A];“纪念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龙;;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宋继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三席谈[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6 徐江都;;在弘扬中保护 在创新中发展[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7 袁玉珍;;紧紧抓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放——兼谈舞蹈《苗女嬉炊》的编创意图[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郎建扎西;杨文健;庄春辉;;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浩杰;;培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浅谈修习民族民间文化与本土文化根基的养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陆松芬;鲍苏光;;关于现代化、国际化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思考[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凯;大力弘扬我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N];贵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樊秀云 通讯员 王玉琼;海晏 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建设[N];祁连山报;2009年

3 陈德智;印江民族民间文化异彩纷呈[N];铜仁日报;2009年

4 李英华 记者 陈仕;正安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绚丽多彩[N];遵义日报;2010年

5 ;热议民族民间文化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田文英;谢勇;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

7 记者 李满福 吕宝林;甘南注重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N];甘肃日报;2010年

8 赵中悦 向阳 韩少辉;如何认识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糟粕”[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爱荣;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如何入手[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成群 高志顺;把“根”留住 让血脉延续[N];河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守勇;“下里巴人”的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4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强;北京天桥中幡传承与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杨悦;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晨;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彭金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及其立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晶晶;论加强新疆地方文化立法[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6 罗荣琴;安龙县地理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雯婷;从“云南画派”看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当代艺术的生存态势[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8 杨建忠;学校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静;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薛;地方文化风情歌舞热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7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