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7 06:57
【摘要】: 敦煌曲子戏是流传在这一地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唱腔特点映射出了敦煌人民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淳朴、善良的民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敦煌曲子戏也遭遇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撞击,正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若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这一传统民间曲艺就有可能走向消亡。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人类学的视野和民族音乐学的方法从敦煌曲子戏的生存空间、音乐特点、班社组织以及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与敦煌曲子戏相关的文化背景,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概况几个方面对敦煌曲子戏存在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是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及流布,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敦煌曲子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下敦煌曲子戏的流布概况做了叙述; 第三部分是敦煌曲子戏音乐研究,分别对敦煌曲子戏的伴奏乐器与音乐、曲调来源、调式特征、唱腔特征、音乐结构特征五个方面做了分析; 第四部分为敦煌曲子戏的班社组织,从主要班社概况、自乐班演出形态、自乐班角色分工、自乐班的传承方式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分析; 第五部分是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与保护,首先对敦煌曲子戏的社会功能人文价值作了进一步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结论部分概述了正文各章的的要点,并做了结论性的总结,认为:敦煌曲子戏具有典型的西北文化风格,与陕、甘、新疆等曲子同属一个体系,起源于隋唐、五代甚至更早,在敦煌曲子词基础上吸收了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民歌相互融合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曲种。在伴奏乐器与音乐、调式特征、唱腔特点、音乐结构等方面都与眉户、新疆曲子有亲缘关系,但更有自己独特之处。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敦煌曲子戏是敦煌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重视和真正采取措施保护和继承下去。
【图文】:
敦煌曲子戏研究多生产风俗都被神化是敦煌民间生产风生产风俗的资料都显示出这种神性观。在洪荒的沙漠中,既有暴雨形成的水灾,苦斗争中,便产生了一些奇风异俗,引人一系列的风俗与传统流传至今,如:庙会人民的一种独特风俗,汉唐时期就很兴时至今日,秋二时城
、秧歌、耍狮子、跑旱船、打狗熊、跑竹马、蚌壳。其中的高跷、秧歌、跑竹马、铁芯子都具有浓子”,属集体群舞。演员一般二、三十人不等,演,舞队由一白胡子老汉为首,率领全体演员载歌载收的喜悦场面。演员的妆扮有生、旦、净、丑的戏人物。高跷在歌唱时,演员排成两行或园形对唱,袅娜,动作活泼,表情传神,而且表演出耍手袖、叉、拿鼎、扫腿、倒翻滚、乌龙绞柱等高难的功夫,表演。演者,男的头裹毛巾(或扮包巾),身穿紧身衣作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825
本文编号:2519843
【图文】:
敦煌曲子戏研究多生产风俗都被神化是敦煌民间生产风生产风俗的资料都显示出这种神性观。在洪荒的沙漠中,既有暴雨形成的水灾,苦斗争中,便产生了一些奇风异俗,引人一系列的风俗与传统流传至今,如:庙会人民的一种独特风俗,汉唐时期就很兴时至今日,秋二时城
、秧歌、耍狮子、跑旱船、打狗熊、跑竹马、蚌壳。其中的高跷、秧歌、跑竹马、铁芯子都具有浓子”,属集体群舞。演员一般二、三十人不等,演,舞队由一白胡子老汉为首,率领全体演员载歌载收的喜悦场面。演员的妆扮有生、旦、净、丑的戏人物。高跷在歌唱时,演员排成两行或园形对唱,袅娜,动作活泼,表情传神,而且表演出耍手袖、叉、拿鼎、扫腿、倒翻滚、乌龙绞柱等高难的功夫,表演。演者,男的头裹毛巾(或扮包巾),身穿紧身衣作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8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瑾;探平凉曲子戏的演唱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19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1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