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音乐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19:04
【摘要】: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都堪称经典,而其中以女高音咏叹调最有艺术价值,也是许多学习歌剧的女高音们都希望在舞台上展示的曲目。这些咏叹调旋律优美,抒情性强,具有强烈的舞台感染力,而如何把普契尼的女高音咏叹调唱好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首先对浪漫主义后期意大利的政治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这是普契尼咏叹调创作的客观条件;然后分析普契尼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这是普契尼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观条件,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了解到普契尼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第二章对普契尼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起音的特点、高潮形成的特点、结尾时的艺术处理、节奏和伴奏织体的特点,通过这些分析使演唱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普契尼的作品。分析以上内容的目的是希望对普契尼音乐形成因素以及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再从整体进入到局部的分析,结合普契尼的音乐特点来对普契尼具体的咏叹调演唱风格进行研究,以普契尼最著名的三大歌剧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人们叫我咪咪》、《晴朗的一天》为例,对咏叹调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演唱者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整个文章的逻辑性是由整体认识到局部认识,再通过局部认识来加深对整体认识的理解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舒君;;以咏叹调《漫步街上》为例谈穆塞塔人物性格的塑造[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2 薛婷婷;;普契尼塑造女主人公的音乐语言解读——以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田春华;;普契尼歌剧中的咏叹调阐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田洁;;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丁苑;;普契尼与柳儿的情愫[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6 王蔚骅;;他者镜像观照下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J];莆田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周玲珍;;经典旋律:“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J];歌剧;2011年08期

8 易凯;;《蝴蝶夫人》咏叹调《晴朗的一天》体现的人物形象及艺术地位[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3期

9 郝黎闻;;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形象的塑造与“崇高”审美价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谢丹;;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绣花女》中咪咪的艺术形象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永光;普契尼《三联剧》压轴上演澳门国际音乐节[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紫茵;普契尼三联剧在京首演[N];音乐周报;2008年

3 任海杰;普契尼歌剧的传世秘笈[N];音乐周报;2008年

4 赵世民;让普契尼穿上和服[N];音乐周报;2002年

5 李春芳;永远的普契尼[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徐佳;《波希米亚人》:最原始的普契尼精神[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余凤高;普契尼创作《图兰朵》[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王琳;国内外专家盛赞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N];光明日报;2008年

9 周舒;公主的“第一滴眼泪”与中国天使[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壬雯;是普契尼的,是意大利的,更是中国的 是高广健的,是郝维亚的,是陈薪伊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伶;初探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风格及演唱[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许波;论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价值[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曲云;莫扎特与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之比较[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迎婕;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音乐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马玲玲;普契尼歌剧女性角色演唱特点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南;普契尼四首女高音咏叹调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舒芹;论《艺术家的生涯》中穆塞塔的形象刻画和唱段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黎黎;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的角色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9 高南男;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与“托斯卡”音乐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莹;普契尼歌剧的真实主义艺术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2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2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