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明清苏州地区昆剧演出场所及文化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4 07:42
【摘要】: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它所面临的是恢复历史真貌和当代市场消费的重大选择,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引发了学界对昆剧的研究。全国七大昆剧院团于各地上演昆剧,力求恢复经典原貌的同时,致力于舞美等各方面的创新,成绩卓著,获得大批青年的青睐;各大院校学者则对昆剧的历史、艺术等进行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研究,视角繁多,让我们从多角度意识到昆剧历史文化的悠久和艺术成就的卓越不凡。 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土壤。贯穿于明清之际的昆剧,正是在其所处的特有生态环境中结出的果实:苏州及其相邻地区作为昆剧生存的最初环境,以其鲜明的地域色彩铸造了昆剧特有的品质特征。而苏州地区是包含多种文化风俗习惯的综合体,社会各阶层对于昆剧的痴迷必然打上昆剧多元特征的烙印。 本论文以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的昆剧演出场所为切入点,以其主要功能为划分标准,分为祭祀演剧场所、私邸演剧场所和商业演剧场所三种,分析其建筑形制特征,并将苏州的各种古戏台分类列表分析,以明细,多角度多层次见证苏州地区昆剧演出场所的复杂性;第二章在演剧场所的基础上,从观众、演员、演出场合等方面窥视昆剧的多种演出形态与苏州地区演剧活动的丰富多彩;第三章则试图寻找在剧场和观众的互动中成就了昆剧艺术发展的戏剧艺术规律,挖掘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昆剧在剧本、演员、观众、舞台背景等方面的多元文化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万曙;解读剧场[J];安徽新戏;1995年03期

2 王其明;中国传统“观演建筑”的发展嬗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赵山林;;戏曲生态学:古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兼评《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4 周育德;;戏曲的生态与出路[J];当代戏剧;2010年01期

5 李静;;戏钱与赏封——考察明清堂会演剧形态的别一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李静;试论明清堂会演剧中的赏玩性欣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李静;;略论明清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何俊萍;会馆文化与会馆建筑[J];华中建筑;1998年02期

9 黄爱华;;明清宗族演剧活动特征简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李国栋;戏曲生态环境概论[J];内蒙古艺术;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旭峰;明清江南园林演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535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35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