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戏曲改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淳艳;王慧;;京剧的珍贵史料——齐如山致梅兰芳的三封信[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炼红;从民间性到“人民性”: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2 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J];史林;2009年05期
3 尹丹;;不同材质在戏曲服饰上的运用[J];剧影月报;2013年05期
4 朱瑞臣;;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中的解放天性[J];青年记者;2011年08期
5 张峰;;话剧表演训练方法新思维——对表演练习设计体系的重构[J];四川戏剧;2009年03期
6 张峰;;表演训练方法新思维——对表演练习设计体系的重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7 邓斯博;;浅析欧洲三大剧团对现实主义戏剧的贡献[J];人文论谭;2011年00期
8 吉琳;;论演员肢体语言的培养与应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03期
9 吉琳;;人偶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应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05期
10 邹元江;对“戏曲导演制”存在根据的质疑[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姚成丽;游走于政治与文学间的精神流变[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6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吴民;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杜鹏;京剧武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一;节目主持“表演性”的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瑞臣;言语沟通学视域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丹;戏曲服饰可舞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程刚;游戏性表演—浅析游戏改编电影的表演风格[D];重庆大学;2011年
5 林虹霞;莆仙戏表演艺术简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吉俊虎;范钧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卜兴建;20世纪80年代中国探索话剧的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耿余;试论《海鸥》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形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9 景丽娜;俄罗斯民族戏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周启华;论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敬;戏改漫谈[J];艺术百家;1986年02期
2 苏惠良;;当今戏曲 路在何方?[J];南国红豆;2003年05期
3 刘芝明;大胆放手开放戏曲剧目——在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J];中国戏剧;1957年09期
4 周传家;变革戏曲不能无视戏曲艺术规律[J];当代戏剧;1989年02期
5 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J];山东政报;1951年05期
6 黄宗江;漫瀚剧漫笔[J];中国戏剧;1986年04期
7 许艳文;从戏曲改革看文化建设的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程让;;扬长避短 与时俱进——戏曲改革再思考[J];当代戏剧;2006年03期
9 吴祖光;谈谈戏曲改革的几个实际问题[J];中国戏剧;1954年12期
10 梅兰芳;戏曲艺术大发展的新时代[J];中国戏剧;196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魏子晨;;国殇——一个未能出世的“李少春演剧学派”[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孙觉非;;全面地认识梅兰芳[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传家;;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和京剧改良[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音乐的创新[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林琳;宋宝珍;;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6 施旭升;;京剧艺术谱系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陈世雄;;学习田汉论述,正确处理戏曲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关系[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8 白敏君;;民族精神的绽放——谈桂剧《欧阳予倩》的选材艺术[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润海;戏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谢雪梅;打造21世纪中国地方戏曲改革的样板[N];常州日报;2011年
3 尚飞鹏;乱弹戏曲改革[N];文艺报;2003年
4 何玉人;建设:戏曲改革发展的新思维[N];文艺报;2009年
5 若文;从《女起解》说到戏曲改革[N];人民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翟群;拿出好作品 树立创作标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孟苗;《西域桃花》艳如火 戏曲改革焕生机[N];山西日报;2002年
8 王辉;小剧种:推动戏曲改革的动力和源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邱振刚;郭汉城:从戏曲改革到戏曲建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王小路;音乐是戏曲的生命[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李军;齐如山戏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惠雁冰;“革命样板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U,
本文编号:2564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6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