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林徽因》女主角艺术形象及其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6:46
【摘要】:原创现代歌剧《林徽因》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打造,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担任该剧制作人兼主演,云集总导演田沁鑫、作曲家金培达、编剧庄一、指挥周丹等国内顶尖及新生代创作班底,以新颖的呈现手法与优美而富有层次的音乐设计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林徽因,一个有着执着、恒久、高贵的内心追求的学者林徽因。本文一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说明了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简述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人物生平、人物贡献、人物评价首先详细介绍了林徽因其人;第三部分根据歌剧《林徽因》的创作背景、主创团队、剧情介绍、主要唱段梳理、艺术特色、价值意义对歌剧《林徽因》进行概述;第四部分就歌剧中所呈现的林徽因的艺术形象特征做详细分析,将艺术形象特征的探究根据原始思维本质的概念分为三大部分:视听具象、个体心象、精神意象。以体现人物特征的代表唱段《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新与旧》、《莲灯》为例,具体分析了其中的音乐本体、演唱情感把握以及唱段中演唱技术、演唱形式的运用与思考。视听具象首先阐述了这部歌剧通过剧情、唱词、音乐等视听途径所体现出的民国人物“林徽因”在歌剧中的人物戏剧形象定位以及人物音乐基调的把握;个体心象通过重要情节中的唱段《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三重唱《新与旧》重点分析了林徽因这一历史人物内心丰盈之才情及情感选择之心结,并就唱段呈现所需要的演唱要求“legato”、演唱形式“重唱”结合自身实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精神意象是整部歌剧对于林徽因所体现出的“持”与“恒”的崇高的中国名士精神的提炼与总结,结合女主角的经典咏叹调《莲灯》展开分析,就其音乐本体对精神的烘托以及如何更好的使用好女高音高声区(头声区)来充分抒发人物内心的技能相关作详细介绍;第五部分主要是从林徽因的扮演者陈小朵的表现谈其演唱特色;第六部分详细分析了林徽因这一艺术形象所蕴含深刻的审美内涵。第七部分是对于自身演唱实践过程中的再思考与心得体会的总结。本人力求能够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丰富歌剧《林徽因》女主角艺术形象及演唱方面的研究内容,为想要了解与分析作品《林徽因》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图文】:

女高音


在女高音高音区发不同的元音,发声的形态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如图:图2-27 女高音在 b1上唱“la” 图2-28 女高音在降 b2唱“la”图 2-29 女高音在降 b1 唱“lu” 图 2-31 女高音在降 b2 上唱“lu”82004 年 4 月,,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清晰度知识组开启了一项由 NIH 赞助的关于声道塑形动力学的研究,旨在用最先进的影响技术对语音生成进行语言学分析。

女高音


在女高音高音区发不同的元音,发声的形态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如图:图2-27 女高音在 b1上唱“la” 图2-28 女高音在降 b2唱“la”图 2-29 女高音在降 b1 唱“lu” 图 2-31 女高音在降 b2 上唱“lu”82004 年 4 月,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清晰度知识组开启了一项由 NIH 赞助的关于声道塑形动力学的研究,旨在用最先进的影响技术对语音生成进行语言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822;J6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墨;;才高命薄的林徽因[J];炎黄纵横;2011年04期

2 孙光圻;;都市评弹的魅力——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赏析[J];曲艺;2016年12期

3 ;林徽因诗三首[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6期

4 李美皆;;林徽因与抗战时期的空军飞行员[J];文学自由谈;2016年06期

5 彭国梁;;1937,长沙空袭中的林徽因[J];档案春秋;2017年08期

6 韦英思;;蒋百里与林徽因:才子佳人的三代旷世情[J];文史春秋;2017年08期

7 陈建军;;林徽因集外佚文辑说[J];新文学史料;2016年03期

8 郭亚枢;;林徽因的诗意人生[J];粤海风;2016年04期

9 张超;;仰徽因之如在:读《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有感[J];博览群书;2014年11期

10 王吴军;;林徽因的小说之缘[J];文史月刊;2014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雅莲;林徽因:“一代才女”的家国情怀[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怡梦;追寻的是女性的自我实现[N];中国艺术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郑娜;歌剧《林徽因》创新吸引年轻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

4 整理 黄程宜 谷依曼;追求纯美 致敬永恒[N];中国文化报;2017年

5 林蔚然;既占先机又受限制的《再见徽因》[N];文艺报;2017年

6 张立群 时世平;“林徽因传”的现状考察[N];文艺报;2015年

7 郑瑛 九三学社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儿童博物馆馆长;林徽因与古建筑[N];联合时报;2014年

8 渊默;回忆就是眺望[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赵国忠;林徽因的两首佚诗[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张红萍;林徽因:做自己[N];中国妇女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一雪;“文”“学”会通[D];山东大学;2010年

2 胡志刚;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晓雪;歌剧《林徽因》女主角艺术形象及其演唱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婉佳;浅析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角色塑造和演唱技法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

3 黄湾湾;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4 郝瑞琳;“林徽因传”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5 卢红敏;林徽因诗歌创作论[D];华侨大学;2004年

6 黄素颖;林徽因诗歌艺术“三美”——“色彩感”、“音乐性”、“建筑意”[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年

8 孔e

本文编号:2636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36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