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浙江海宁皮影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0-05-22 13:47
【摘要】:海宁皮影戏是海宁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戏剧表演形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戏是海宁集体记忆保存的载体。但当前较少有研究关注海宁皮影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研究运用档案文本考察、直接观察、半结构式访谈三种研究方法,从海宁皮影戏的表演场所、传统唱腔与演唱语言,以及表演形式三个角度,分析海宁皮影戏如何建构集体记忆。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1)在海宁皮影戏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其社会框架造成的冲击会影响其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2)皮影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社群)、当地观众(观众群体)、政府和旅游公司(其他力量)等海宁皮影戏的利益相关者在海宁皮影戏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海宁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场所、唱腔与语言、蚕花戏三个方面建构关于海宁的集体记忆。在表演场所方面,海宁皮影戏结合盐官古镇和南关厢街区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表演以据本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而特制的剧目,建构海宁集体记忆。在传统唱腔和演唱语言方面,海宁皮影艺人一方面通过集体性地捍卫能够代表海宁盐业历史的海盐腔的起源来维护海宁的历史延续性和地方认同,另一方面主动调整演唱语言,并与政府合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保存方言演唱记忆,使海宁皮影戏适应新的社会框架而重建海宁集体记忆。在表演形式方面,作为蚕花戏的部分海宁皮影戏,体现了从仪式到符号的转变,反映了海宁皮影戏对集体记忆建构方式的变化。研究试图为海宁皮影戏的现存研究提供补充,并为其以及与之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图文】:

皮影戏,海宁,盐官,资料


江省图书馆、海宁市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以及浙江大学购买的数据库中获取逡逑了大量海宁皮影戏的视频和文献资料;二是在田野过程中,由访谈者提供了一些逡逑资料,尤其是一些剧本、乐谱手稿和政府公文(见图1.1,未标注出处的图片均逡逑为笔者自行拍摄,下同);三是在后期整理过程中研究者从互联网及微信等社交逡逑平台获取的电子资料。通过档案文件考察法,本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海宁皮逡逑影戏有怎样的发展经历,包括海宁皮影戏申遗过程是什么样的;海宁皮影戏具有逡逑哪些俎成部分,如剧本、影偶、道具、唱腔等,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逡逑ORB逡逑图1.1受访人提供的资料逦图1.2在盐官观看海宁皮影戏逡逑前文提到目前许多学者主要考察皮影戏的表征,即音乐、造型、剧目等,本逡逑研究为验证这些文献信息,采用直接观察法,作为局外人观察了海宁皮影戏的表逡逑演场所、展览场馆,观看了现场表演(见图1.2)和后台操作(见图1.3),并亲逡逑自体验了海宁皮影戏的影偶操作(见图1.4)

皮影戏,海宁,后台操作


逡逑图1.3海宁皮影戏的后台操作逦图1.4体验海宁皮影戏的影偶操作逡逑访谈作为收集信息和深化研究的工具29,广泛运用于社会研究。在选择访谈逡逑类型时,研究者对比了结构式、半结构式、无结构式、群体和焦点访谈四种类型,逡逑最终选择了半结构式访谈。本研究要求受访者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独立而真实的逡逑看法,同时又要求受访者回答研究者提出的某一特定问题。因此,拥有基本的问逡逑题框架又鼓励开放式讨论3()的半结构访谈法最为适合本次研究。根据Denscombe31逡逑和May32的观点,研究者事前根据不同的受访人身份准备了不同的问题列表(见逡逑附录四)来指导半结构访谈过程,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最终在2016年7月到逡逑8月期间,研究者共对22位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包括影偶制作艺人(见图1.5)、逡逑皮影表演艺人(见图1.6)、剧团工作人员、景区负责人、政府工作人员等,从当逡逑事人口中了解海宁皮影戏保护和发展的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源;李智鹏;;浅析现实题材电视剧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电视剧《少年派》为例[J];当代电视;2020年01期

2 黎万峡;;青春怀旧电影与集体记忆建构[J];电影文学;2019年14期

3 朱芳;;国外集体记忆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17年10期

4 彭艳艳;;博物馆:集体记忆与认同的构建——以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01期

5 赵敏秀;;新媒体反转新闻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J];青年记者;2018年02期

6 王潇燕;;浅析新闻媒体的集体记忆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02期

7 李桂艳;;集体记忆的价值观认同功能[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年05期

8 吴萌;;集体记忆对旅游地选择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9 马英杰;;集体记忆视域下高校民主党派历史构建研究[J];兰台内外;2018年04期

10 秦珂华;;曲艺作品“复原”集体记忆的“三重套合”[J];曲艺;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静;;关于集体记忆和电影艺术创作的内在关系[A];学科建设与文化创意[C];2015年

2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邹悦;;档案揭秘与集体记忆构建[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赵彦昌;陈聪;;论档案与集体记忆[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景晓婷;;集体记忆视角下老旧社区空间场景化营造研究——以西安土门庆安街坊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9年

6 张胜男;刘希平;;老年人集体记忆中的协作促进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7 储月;孙娇;唐卫海;刘希平;;儿童集体记忆中的提取诱发遗忘[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8 张胜男;李可;丁姝文;楚天羽;王铮;王俊坤;唐卫海;刘希平;;集体记忆中学习判断的特点[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9 陶少艺;;博物馆与记忆以及社会责任[A];博物馆与记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向思宇;;基于场所精神的传统山地老城保护与激活策略[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学思 于帆;《口述国图》:走近真实历史与图书馆人的集体记忆[N];中国文化报;2020年

2 左中甫;“大桥情结”牵系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N];南京日报;2018年

3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世昕 见习记者 朱彩云;长安街展开历史画卷 唤起七十年集体记忆[N];中国青年报;2019年

4 记者 钟玮;70年集体记忆 存浓厚乡情、衷心寄语[N];杭州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叶子;在这里,,重温中国人集体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6 南京大学 高小康;构建鲜活的集体记忆[N];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刘向阳 实习生 张妍;风云激荡三十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N];中国青年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锟 实习生 刘黎;如何把一代人童年集体记忆变成“金矿”[N];解放日报;2018年

9 汪灵犀;培养集体记忆 增进了解认同[N];团结报;2018年

10 陆可;嵌入集体记忆的校园冷暴力[N];中国青年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彦辉;电视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秀强;尾崎红叶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秦良杰;“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新时期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卫平;社会变迁中的使鹿鄂温克族[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09年

8 陈旭光;网络流行体研究:意义生产与记忆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云飞;知青影视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婷;多媒介环境下集体记忆的构建[D];南开大学;2019年

2 房亚楠;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费梦婷;浙江海宁皮影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9年

4 杨兰;集体记忆视阈下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谭怡;记忆的政治:中国摇滚乐“黄金时代”神话的集体记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6 曾珠;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报道与集体记忆书写[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7 张诗悦;《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D];广西大学;2019年

8 王婉清;德里罗《天秤星座》中的创伤与美国集体记忆[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9 丁琳;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10 王冲;激活与重构[D];山西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76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76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