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脸艺术研究
【图文】:
-1《石怀玉·惊梦》石怀玉变脸①①彭欣綦饰石怀玉,吴雯婷饰胡莲娘
技巧变包括手技、气功、腿技之类。口技主要有“吹灰变脸”,如前所述《乐羊子》中的乐羊子以及《石怀玉·惊梦》中的石怀玉则是口技变,即吹脸。吹脸主要用于粉末状的化装品,颜色各异,常用的有金色、黑色、银色等,演戏时将粉末装在小盒内放于舞台上,演员待要变脸之时做伏地动作,机将脸贴近盒子,用力一吹,且闭眼、闭气、闭口,霎时粉末扑在演员脸上随即完成变脸。气功则指“运气变脸”,,运气变脸比较特殊,不需借用任何化装、道具,凭演员运一口气,使面部变色。过去凡武生、正生演员都必须学会此种技法。《青梅赠钗》里老旦张婆婆家境贫寒,终日以食糠过活,难以下咽,此时演员用气功使脸憋红,体现张婆婆味同嚼蜡的情况及悲怆的心情。据说已故川剧演彭泗洪在《空城计》中扮演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军退去以后,他的在气功的运用下,由红变白,再由白变青,以此表现诸葛亮在摆出空城计后心余悸的心理。在《杀狗》、《借赵云》等传统剧目中也有此技法。腿技里最脍炙人口的则是《金山寺》中韦驮的“踢慧眼”。当韦驮领了法之命去降服白蛇,韦驮在治服白娘子之时开天眼,演员抬脚踢腿至额,额间赫增添一只慧眼(图 2-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张倩霞;;孔剧面具与川剧脸谱的比较研究[J];四川戏剧;2015年11期
2 王娟;;川剧演出形态与青年受众的审美取向[J];四川戏剧;2015年11期
3 王英莉;段晓昀;;人的确证:川剧脸谱的视觉符号解读[J];当代戏剧;2015年06期
4 周企旭;;“三庆会”剧社的划时代意义与现代品质[J];四川戏剧;2015年10期
5 程颖;;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性研究[J];人文天下;2015年18期
6 张跃;高翔;;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J];四川戏剧;2015年07期
7 贾志刚;熊姝;;2014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J];戏曲研究;2015年01期
8 刘咏涛;万平;;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续)之陈国礼篇[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朱恒夫;;论戏曲表演中的“绝活”[J];戏剧艺术;2015年01期
10 王俊;;游离的美——浅析中国戏曲舞台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2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苑坚;;川剧变脸泄密引起激烈争论[N];今日信息报;2006年
2 傅谨;;变脸迷思的终结[N];西部时报;2006年
3 黄小驹;;“变脸”还有多少密可以保[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刘铭;;变脸之辩—普及,还是保护?[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5 蒋金龙;;川剧变脸之争[N];西部时报;2004年
6 唐思敏;;川剧不仅是变脸[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周向阳;;“变脸”绝活不会外传[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蕾;古代戏曲色彩考论[D];河南大学;2013年
2 王奕祯;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希可;民间职业川剧表演团体生存模式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高翔;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6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9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