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话剧与抗战:武汉抗战时期话剧宣传活动研究(1937-1938)

发布时间:2020-07-01 07:58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等各沿海城市相继沦陷,武汉一时间成为抗战的中心地,各类军政要人纷纷云集武汉,大批文艺界人士也前后摩肩擦踵而至,掀起了武汉文艺事业发展的高潮。话剧作为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初期也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主要表现在大批话剧团体的产生、优秀作品的创作及话剧表演艺术的进步等方面。就话剧团体来说,抗战初期在武汉的话剧团体数量众多,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有综合性的文艺团体,如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也有专业的话剧表演团体,如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国旅行剧团,抗战戏剧社、拓荒剧团、怒潮剧社等;就话剧的创作来说,出现了以阳翰笙、田汉、洪深等为代表的剧作家,他们改编或创作了《李秀成之死》、《前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内容上,有批判日本的侵略暴行,歌颂广大群众的不畏强暴的作品,有歌颂抗战部队英雄事迹,表现中国人民誓死抵抗的决心的作品,有无情鞭挞汉奸群体出卖祖国利益的丑陋行径的作品。总之,林林总总,十分丰富;就话剧表演群体来看,可以分为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该时期的专业演员基本都是名家名角,他们不计功利,竭力演出,在舞台上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业余演员虽在表演功底上稍有逊色,但在宣传效果上依然不容忽视,其中以孩子剧团最为典型。表演形式上,不论是剧场表演,还是街头表演,均饱含着浓郁的爱国热情。武汉抗战时期话剧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慰劳战士鼓舞士气,募集捐款支援前线,动员民众投身抗战等方面。另外,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其积极贡献及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武汉话剧事业大发展、大繁荣,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斗争士气,在舆论宣传上为抗战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武汉话剧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强有力的促进了话剧大众化的进程,提升了普通民众对话剧的理解,为建国之后话剧事业的再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观众基础;第三,该时期虽然在话剧数量上、演出场次上、内容形式上、影响力等方面是之前武汉话剧事业所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模式化、固定化的作品。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65.9;J824
【图文】:

上海话,话剧,协会,剧团


图 2.1 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 战时移动话剧第二队抵汉共 14 人:洪深先生,金山,冼星海,王莹,张继□,白露,贺路,欧阳飞莉,田芳,田烈,颜一烟,郑雷,黄治,图为该队全体阵容,后排中立戴眼镜者即洪氏(资料来源: 《扫荡报》 ,1937 年 10 月 4 日,第 4 版)中国旅行剧团,1933 年 11 月成立于上海,1947 年结束活动,是“五四”之一个职业化的话剧团体。主要负责人有:唐槐秋、戴涯、吴静、唐若青等。沦陷后,来到武汉,在汉口演出了《李秀成之死》、《夜光杯》、《青纱帐

剧团,资料来源


平教会抗战剧团旅汉宣传公演(资料来源:《扫荡报》,1937年12月4日,第4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宛茵;漫忆武汉最早公演的话剧[J];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36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36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