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面塑艺术与戏剧人物化妆造型的借鉴与结合

发布时间:2020-09-17 10:32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趋势,如今的“中国风”在全球十分盛行,许多西方设计师都从中国的龙纹、春节期间的特色标志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灵感,国人也逐渐意识到自身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化妆方向)的研究生,从自身的角度考量,人物化妆造型是一个需要大量知识储备的专业,应当对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都有所了解。但有不少化妆师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积累,因而在创意、创新方面的思维有所欠缺。我们在创作人物外部造型时,除了需要贴合当下社会的流行趋势与人物性格特点外,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历史传统文化,领悟众多艺术作品所展现出的时代特点与美学知识。而面塑丰富的人物造型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古代人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独特手法,是中国古老文明对于美的内涵的映现,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戏剧人物化妆造型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宝贵资源。笔者幼时曾有幸跟随北京面人汤的唯一学生学习过几年的面塑技艺,领略了这项民间艺术的风采,所以决定对面塑人物造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够找到面塑与自身所学专业的结合点,既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发展提点建议,也能丰富自身在人物造型方面的知识,以便将这种传统工艺的造型元素,运用到现今的化妆造型之中,提升人物形象的创作能力。本文拟在结构上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述面塑艺术人物造型的概念、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第二章,简述面塑艺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变化;第三章,通过对面塑艺术的色彩、造型风格、民族文化的特性等方面的分析,找到化妆造型可借鉴使用的造型元素;第四章,提出面塑与化妆造型融汇结合共同发展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学位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528.4;J815
【部分图文】:

作品


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董凤岐教授作品

面塑,双龙,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双龙戏珠》董凤岐教授作品

面塑


菏泽李派面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宏宇;;论非遗面塑艺术的表演属性及对其现代传播的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14期

2 于亮;;纯雅礼和,“面面俱到”:石洪令和她的面塑艺术[J];走向世界;2019年06期

3 王小路;;面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产业化发展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4 王小路;;面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创新[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08期

5 周洪双;;安徽合肥:青少年在少年宫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西教育;2016年29期

6 宋延辉;;捏出来的精彩[J];少年儿童研究;2017年05期

7 王海明;郭莉;;蜀南面塑艺术特殊性研究[J];艺术工作;2016年06期

8 张铭;;浅谈面塑艺术中的女性形象[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20期

9 鲁立娜;;民间面塑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6年10期

10 ;向大师学艺,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J];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建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略谈——以面塑为例[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何晓铮;杨建仙;;何派面塑传承谱系及民俗面塑系列欣赏[A];山东省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民俗生活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邓立峰;传统面塑艺术展现民间“馍力”[N];中国艺术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子言;指尖上的面塑艺术[N];承德日报;2019年

3 邹卫平;文化基因深植于记忆芯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石营 ;走向世界的中国面塑艺术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冯嘉铭;面塑艺术为面食节添彩[N];太原日报;2005年

6 张明生;山西面食文化与面塑艺术[N];山西政协报;2006年

7 赵璋 韩金瑞;王燕和她的面塑艺术[N];中国建设报;2001年

8 见习记者 胡栩;年轻夫妇坚持传承面塑艺术[N];中山日报;2007年

9 孔润常;河北的面塑艺术[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记者周铭扬 窦庭筠;“面面”俱到 惟妙惟肖[N];华东旅游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舒靓;面塑艺术与戏剧人物化妆造型的借鉴与结合[D];山东艺术学院;2019年

2 吴婧;河北井陉县面塑艺术在井陉一中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铭;面塑艺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

4 袁崧林;山西面塑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品牌传承[D];山东大学;2018年

5 胡媛;胶东牟平花饽饽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6 王江;中国民间面塑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崇凯;烟台面塑艺术调查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8 王燕;论本原思想在山西面塑艺术造型美中的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泓力;探究山西闻喜民间面塑艺术的色彩源流[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苗晟;山东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0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20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