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中国正歌剧的兴起与美声唱法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0-12-16 09:31
20世纪早期,正歌剧经历初步实践与初步形成两个阶段后,美声唱法教学系统在中国形成。这一教学系统以外国音乐家为教师主体,辅以我国早期留学欧美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培养了我国早期声乐人才队伍。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或深或浅地打上了西方世界美声唱法不同时期的烙印。我国的美声唱法在技术指标、审美规范和风格上,与西方的要求是一致的。美声唱法中国化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中,有的是语言发音适应性问题,有的是演唱者的方法掌握不到的问题,但都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对此,我国学界还缺乏全面认识。
【文章来源】:艺术百家.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二十世纪早期正歌剧的初步实践与初步形成
(一)中国正歌剧的初步实践
(二)中国正歌剧的基本形成
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教学的兴起及美声歌唱家群体的出现
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的理论方法与成就
四、辩证看待初期美声唱法中国化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唱歌选抄”的发现经过[J]. 孙继南. 音乐研究. 2006(02)
[2]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 周小燕. 音乐艺术. 1992(02)
[3]关于演唱中国歌曲的问题[J]. 张权.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7(01)
[4]记男高音歌唱家臧玉琰[J]. 康荔. 人民音乐. 1983(04)
[5]“艺坛轶事”要存真求实——也谈《秋子》和我国第一部大歌剧[J]. 戴鹏海. 中国音乐. 1982(03)
本文编号:2919937
【文章来源】:艺术百家.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二十世纪早期正歌剧的初步实践与初步形成
(一)中国正歌剧的初步实践
(二)中国正歌剧的基本形成
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教学的兴起及美声歌唱家群体的出现
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的理论方法与成就
四、辩证看待初期美声唱法中国化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唱歌选抄”的发现经过[J]. 孙继南. 音乐研究. 2006(02)
[2]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 周小燕. 音乐艺术. 1992(02)
[3]关于演唱中国歌曲的问题[J]. 张权.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7(01)
[4]记男高音歌唱家臧玉琰[J]. 康荔. 人民音乐. 1983(04)
[5]“艺坛轶事”要存真求实——也谈《秋子》和我国第一部大歌剧[J]. 戴鹏海. 中国音乐. 1982(03)
本文编号:2919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1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