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东北戏剧与俄苏文学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4 15:01
俄苏文学对抗战时期东北戏剧的发展意义深远。在苏联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和旧俄经典写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北满地区和滞留区戏剧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两种风格。"小人物""多余人""流浪汉"等俄苏典型人物形象在战时东北戏剧中得到繁衍和拓展,呈现出东北戏剧融合域外艺术产生的独特的文学景观。对不同俄苏作品的戏剧改编与上演,展现了殖民环境下戏剧改编方式和编演效果的多种样态。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交融与分流:战争时空的艺术选择
1.清醒的抵抗:苏联革命文学与北满地区戏剧的共振
2.隐性的批判:俄苏经典文学对滞留区戏剧的启发
二、汲取与重塑:人物形象的艺术借鉴
1.“小人物”的本土书写
2.从“多余人”到“孤独者”
3.“流浪者”的战时呈现
三、移植与改译:俄苏作品的戏剧改编
1.《钦差大臣》到《巡阅使》:“戏观人生”的共振改编
2.《大雷雨》到《软翅膀的悲哀》:适应本土的简化改编
3.《黑暗的势力》到《欲魔》:遭遇失败的“国策”改编
本文编号:2935859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交融与分流:战争时空的艺术选择
1.清醒的抵抗:苏联革命文学与北满地区戏剧的共振
2.隐性的批判:俄苏经典文学对滞留区戏剧的启发
二、汲取与重塑:人物形象的艺术借鉴
1.“小人物”的本土书写
2.从“多余人”到“孤独者”
3.“流浪者”的战时呈现
三、移植与改译:俄苏作品的戏剧改编
1.《钦差大臣》到《巡阅使》:“戏观人生”的共振改编
2.《大雷雨》到《软翅膀的悲哀》:适应本土的简化改编
3.《黑暗的势力》到《欲魔》:遭遇失败的“国策”改编
本文编号:2935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3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