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视阈下的“萌文化”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2 04:37
“萌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受众数量的不断壮大而逐步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在中国,“萌文化”的主要受众为1985年后出生的一代,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文化形态突出表现为成人幼童化。不少学者从经济、政治、具体现象的角度对“萌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而戈夫曼所提出的将戏剧视角作为当前技术的、政治的、结构的、文化的视角的补充对于研究“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萌文化”是基于人的模仿行为。本文将戏剧的视角作为分析“萌文化”的端点和调查当前“萌文化”现象的方法,从面具(参与者扮演的角色)、剧班(群体)及观众(他者)三个方面,结合现下具体的文化现象及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萌文化”的成因,“萌文化”是个体个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借由社交、移动网络在社会上的集中体现,是从个体自身感知出发,对现有现象的进行集体解构和重构,表演者对角色面具的维护、剧班的平和包容、不断调和矛盾的观众三者的不断协同作用使得“萌文化”形成壮大,在文章中后段,以阶层流动角度反思“萌文化”形成的原因,认为“萌文化”为同一阶层因习性不同而出现的短暂的分流和重组,参与者为破圈而又入新圈。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框架概述
二、“萌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萌文化”的界定
(二)“萌文化”现象研究
(三)“萌文化”成因研究
三、戏剧理论(Dramaturgy)
(一)理论来源及概述
(二)理论应用及批判
第二章 角色面具——“萌”角色是人的第二天性
一、角色面具:人的第二天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萌”角色构建
三、消费:现实环境下的“萌”角色维护
第三章 相互欺瞒的剧班:“萌文化”社群营建温和环境
一、现实环境:压力与放纵
二、“萌文化”温和社群环境构建
三、争议:相互欺瞒的剧班
第四章 谅解虚假的观众:参与、接纳及调和“萌文化”
一、假扮(impersonation)
二、观众的形象构建
三、“中间人”:谅解与调和
第五章 破圈又入圈:“萌文化”的普遍分层与定向流动
一、阶层/流动
二、“萌文化”的阶层流动怪圈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萌文化”的价值旨归与现实意义[J]. 李翠. 经营管理者. 2017(24)
[2]“萌文化”在创意文具中的应用[J]. 焦普.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1)
[3]“萌文化”背景下90后的符号消费特点调查分析——以“头上长草”现象为例[J]. 杨雪. 中国市场. 2016(09)
[4]浅析朋友圈里自拍照的视觉文化现象[J]. 张倩. 东南传播. 2016(01)
[5]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J]. 谭雪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2)
[6]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电视动漫“萌文化”传播探析[J]. 张瑜烨,朱青.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12)
[7]拟剧论视域下社交网络中个体的呈现与表演[J]. 郝烨. 传媒. 2015(22)
[8]微信使用行为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J]. 王玲宁. 新闻大学. 2015(06)
[9]传统茶叶商品“萌文化”营销创新研究[J]. 胡付照. 农业考古. 2015(05)
[10]浅析电视综艺节目中植入的“萌文化”——以第一季《爸爸去哪儿》为例[J]. 张子俊. 发展. 2015(06)
硕士论文
[1]“萌”化词语研究[D]. 张稼雨.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当代传播学视野下我国的萌文化现象研究[D]. 黄瑶.湖南大学 2016
[3]中国萌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流行动因探析[D]. 吴一帆.暨南大学 2016
[4]网络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萌文化研究[D]. 胡静.北京邮电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2665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框架概述
二、“萌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萌文化”的界定
(二)“萌文化”现象研究
(三)“萌文化”成因研究
三、戏剧理论(Dramaturgy)
(一)理论来源及概述
(二)理论应用及批判
第二章 角色面具——“萌”角色是人的第二天性
一、角色面具:人的第二天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萌”角色构建
三、消费:现实环境下的“萌”角色维护
第三章 相互欺瞒的剧班:“萌文化”社群营建温和环境
一、现实环境:压力与放纵
二、“萌文化”温和社群环境构建
三、争议:相互欺瞒的剧班
第四章 谅解虚假的观众:参与、接纳及调和“萌文化”
一、假扮(impersonation)
二、观众的形象构建
三、“中间人”:谅解与调和
第五章 破圈又入圈:“萌文化”的普遍分层与定向流动
一、阶层/流动
二、“萌文化”的阶层流动怪圈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萌文化”的价值旨归与现实意义[J]. 李翠. 经营管理者. 2017(24)
[2]“萌文化”在创意文具中的应用[J]. 焦普.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1)
[3]“萌文化”背景下90后的符号消费特点调查分析——以“头上长草”现象为例[J]. 杨雪. 中国市场. 2016(09)
[4]浅析朋友圈里自拍照的视觉文化现象[J]. 张倩. 东南传播. 2016(01)
[5]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J]. 谭雪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2)
[6]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电视动漫“萌文化”传播探析[J]. 张瑜烨,朱青.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12)
[7]拟剧论视域下社交网络中个体的呈现与表演[J]. 郝烨. 传媒. 2015(22)
[8]微信使用行为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J]. 王玲宁. 新闻大学. 2015(06)
[9]传统茶叶商品“萌文化”营销创新研究[J]. 胡付照. 农业考古. 2015(05)
[10]浅析电视综艺节目中植入的“萌文化”——以第一季《爸爸去哪儿》为例[J]. 张子俊. 发展. 2015(06)
硕士论文
[1]“萌”化词语研究[D]. 张稼雨.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当代传播学视野下我国的萌文化现象研究[D]. 黄瑶.湖南大学 2016
[3]中国萌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流行动因探析[D]. 吴一帆.暨南大学 2016
[4]网络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萌文化研究[D]. 胡静.北京邮电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2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5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