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时期山西孝义木偶戏传承及其碗碗腔元素

发布时间:2021-01-03 10: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家戏剧改革运动的开展,山西孝义木偶戏经历了由国家艺术体制到市场主导的变化,表演团体从学徒制转变为学校教育制。孝义木偶戏与碗碗腔发生了表演方式上的融合,具体表现为木偶戏在剧本创作、舞台表演、板式、乐器等方面对碗碗腔的戏剧元素的吸收与融汇,并逐步将其发展为主要唱腔。总体上孝义木偶戏的演出市场、传承机制、木偶戏艺术本体都呈现出多样的社会特征。文章在田野调查与文史资料的对读中分析山西孝义木偶戏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并以艺人口述资料作为补充,对孝义木偶戏中的碗碗腔元素做出阐释,尝试推演出民间文化的内在传承特征。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内在发展与外部推动:孝义木偶戏与碗碗腔的碰撞
    1.1 孝义木偶戏的历史概述
    1.2 孝义碗碗腔的历史发展
    1.3 戏剧改革的推动
2 剧目创作与舞台表演:木偶戏与碗碗腔艺术的融汇
    2.1 剧本与剧目的移植创作
    2.2 舞台表演的革新
    2.3 板式与乐器的增补
3 演出市场与艺术体制:新时期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
    3.1 团体类型多样化
    3.2 传承方式现代化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碗碗腔传承以及发展[J]. 弓利萍.  戏剧之家. 2019(05)
[2]“非遗”语境下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以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为例[J]. 刘霄.  晋中学院学报. 2018(05)
[3]碗碗腔的现状与思考[J]. 赵光强.  中国戏剧. 2018(04)
[4]山西孝义碗碗腔传承与发展研究[J]. 张添雅.  当代音乐. 2016(18)
[5]“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戏改造[J]. 李洪河,蔡红霞.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04)
[6]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地方戏曲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山西孝义碗碗腔为例[J]. 焦春梅.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4(04)
[7]孝义碗碗腔管见[J]. 李晓娟.  戏曲艺术. 2009(04)
[8]论戏剧与仪式的缘生形态[J]. 彭兆荣.  民族艺术. 2002(02)
[9]中国木偶戏发展简述[J]. 丁言昭.  戏剧艺术. 1983(01)

博士论文
[1]晋商、移民与戏曲[D]. 张春娟.上海戏剧学院 2013
[2]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 柴国珍.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碗碗腔研究[D]. 张泓.上海戏剧学院 2008
[4]宋代傀儡戏研究[D]. 刘琳琳.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西孝义木偶的造型艺术研究[D]. 刘超英.太原理工大学 2016
[2]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研究[D]. 姚亭秀.山西师范大学 2015
[3]山西孝义古戏台调查报告[D]. 武益禾.山西师范大学 2014
[4]碗碗腔与乡村民众生活研究[D]. 田敏.山西师范大学 2012
[5]山西孝义木偶戏的民俗文化探析[D]. 张艳红.辽宁大学 2011
[6]中国古代木偶戏史考述[D]. 侯莉.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本文编号:295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5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