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三庆班在沪鸿爪考述

发布时间:2021-01-14 22:11
  京剧传播到上海之后,京津的皮黄班社的许多演员应邀来沪演出,而来自于"三庆班"的名角较多,其中又以杨月楼、谭鑫培影响最大,杨月楼成了演戏之地茶园的竞争对象,谭鑫培则誉满上海滩。受沪地班社体制与分配方式的影响,京师班社渐渐由集体制改成了名角挑班制、包银制改成了票房分成制;因"三庆班"为京剧代表性的班社,故沪地媒体如《申报》《真报》等对它常有报道,这些报道现在成了研究彼时京剧史的宝贵资料。沪上兴起京剧之初,需要大量的京剧看家戏剧本,以便于艺人的演出与观众的欣赏。于是,上海书局便纷纷刻印,而多采用"三庆班"名角的脚本,今日留存于世的至少有200册之多,它们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文章来源】:戏曲艺术.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三庆班等艺人来沪演出和对京师班社体制的影响
沪地报纸对三庆班及艺人的报道
沪上大量出版三庆班的剧本
    一、《绘图三庆班三套京调脚本》(初集、二集、三集)(四十八册)
    二、《绘图京都三庆班京调二集》(七册)
    三、《绘图京都三庆班京调全集》(一册)
    四、《绘图京都三庆班京调十二集》(十二册)
    五、《京都三庆班京调脚本》(杂缀三册)
    六、《京都三庆班京调脚本》(十二册)
    七、《京都三庆班京调脚本甲集》(一册)
    八、《京都三庆班京调十集》(存八册)
    九、《京都三庆班京调脚本》(杂缀十册)
    十、《京都三庆班京调脚本》(十册)



本文编号:2977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77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