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2:48
  徐棻是伴随新中国成长的一位剧作家,也是川剧史上首位女性剧作家。徐棻极擅写婚恋剧,她的创作也反映出众多关于性别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对徐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艺术特征与社会意义等方面,而缺少性别角度的探讨。徐棻着意于挖掘婚恋世界中各类女性不同生存样态下的性格、心理和精神世界。通过这些女性群像类型,徐棻展现了女性整体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体悟。徐棻剧作中的女性群像折射着她富有现代意味的两性观念,同时也无形地沟通着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两性观。从伦理视角出发,根据女性对待传统礼教的不同态度,徐棻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传统伦理与强权的抗争者、传统价值观的忍受者、性别等级的维护者和婚恋世界的旁观者。这几种类型对应了女性生存的三重悲剧——抗争带来肉体的毁灭、忍受导致自由精神的丧失、维护则象征着被封建道德观念所同化。不管是何种形象,不管是抗争还是忍受,徐棻笔下的女性都做到了积极地诉说、倾诉。她既看到女性积极求生的主动和进步,也看到了女性甘愿臣服男性权威、沦为权力玩物的消极之处。显然,徐棻对前者持赞赏态度。所以,徐棻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文本中的剧作家肯定的“贤良型女人”注入现代意识(个人属...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徐棻婚恋剧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第一节 传统伦理与强权的抗争者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的忍受者
    第三节 性别等级的维护者
    第四节 婚恋世界的旁观者
第二章 徐棻婚恋剧对女性形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贤良型女性”形象的新女性意识
    第二节 “贪淫型女性”形象对自然人性的重新演绎
第三章 徐棻婚恋剧女性书写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源自女性经验的性别化语言
    第二节 还原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
    第三节 凸显女性心理的舞台语汇
第四章 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的矛盾气质
    第一节 崇高意味中隐含的主体性湮灭之悲
    第二节 反叛性与保守性兼具的女性戏剧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 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矛盾气质的时代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徐棻个人简历
    附录二 徐棻作品汇总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川剧文学的“积极修辞”走向[J]. 周津菁.  戏剧文学. 2013(12)
[2]红梅记[J]. 周朝俊,徐棻.  剧本. 2007(12)
[3]女性家族史:生命经验的“历史化”书写[J]. 郭力.  中州学刊. 2007(01)
[4]死水微澜──根据李劼人同名小说改编[J]. 徐棻.  剧本. 1996(04)
[5]田曼莎出资购买徐棻川剧《死水微澜》首演权[J]. 陈慧敏.  中国戏剧. 1995(12)
[6]论戏剧的舞台语汇[J]. 郝国忱.  戏剧文学. 1991(01)
[7]徐棻剧作文化视角的变易[J]. 廖全京.  剧本. 1990(05)
[8]田姐与庄周(一个大男子和一个小妇人无所稽考的荒唐故事)[J]. 徐棻,胡成德.  剧本. 1988(04)
[9]深沉的思考 复杂的性格——评新编川剧《田姐与庄周》[J]. 崔伟.  戏剧报. 1988(01)
[10]花有几样红——评川剧《四姑娘》[J]. 胡世均.  戏曲艺术. 1982(02)

硕士论文
[1]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D]. 谭瑶姬.湖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04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04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