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淮海戏与乡土民众生活研究 ——以淮安清江浦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04-03 23:42
  淮海戏是流行于苏北乡土社会的民间小戏,其中以淮安淮海戏最为典型。本研究将在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理论基础上,选取淮安清江浦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详细探讨淮海戏与乡村民众生活间的关系,分别从淮海戏的生存环境、形成原因、发展历史、演出形态、班社组织、上演剧目入手,呈现淮海戏之于乡村民众的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研究的缘起、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淮安淮海戏的生存环境及发展历史。淮安清江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历史上的漕运政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运河文化”。对其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及民风民俗的考察,发现这些都是孕育淮海戏的先决条件。千年的农耕文明、民间艺术的浸润、多重交织的信仰,这些都影响着淮海戏的表演形态。淮海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打门头词”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时期。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民俗。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淮海戏的表演形态,主要从淮海戏上演时空、班社组成、表演过程、表演形式及其变迁几个部分进行阐述。总的说来,其表演形态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是在与乡村社会民俗活动的互动中日渐...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淮海戏与乡土民众生活研究 ——以淮安清江浦为个案


江苏省地理区域位置划分①(明)宋族舜、方尚祖等.天启淮安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淮安,旧址,漕粮


图 2.2 淮安明清漕运总督府旧址(笔者摄)众多官员的到来,其奢侈的生活消费方式,客观上刺激了淮安社会淮安作为漕粮运输的重要通道口,每年春夏之交,都有大批的南方江浦,等待检查,此时“牵挽往来,百货山列,河督开府,盛极一

淮安,清江,地理位置,邗沟


图 2.3 淮安清江浦地理位置图江浦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辟邗沟①。邗沟沟通了长扬州与淮安两个运河城市由此兴起。至隋代,邗沟成为了大运河重要到了宋代,时任淮南转运史的乔维岳沿着运河的右岸开辟了运河的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乐课堂中渗透淮海戏教学的研究[J]. 陈元元.  考试周刊. 2016(28)
[2]试论淮海戏青衣的角色创造[J]. 周雪芹.  戏剧之家. 2014(18)
[3]淮海戏小生表演艺术“四化”浅析[J]. 吴军和.  戏剧之家. 2014(17)
[4]浅谈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J]. 王晓康.  大众文艺. 2014(10)
[5]淮海戏“丑角”的发展过程及其演出地位[J]. 张力群.  北方音乐. 2013(08)
[6]从剧本创作的文学性看淮海戏的发展——以《皮秀英四告》、《皮秀英》及《豆腐宴》为例[J]. 滑静.  艺术百家. 2011(02)
[7]试论淮海戏的文化保护[J]. 谢红霞.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1(02)
[8]淮海戏表演艺术指要[J]. 崔冬.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1(02)
[9]河道变迁与地方社会——以明清徐州段运河为中心的考察[J]. 胡梦飞,宋仕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正祀与杂祀:明清运河区域的民间信仰研究——以张秋镇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 吴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硕士论文
[1]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文化[D]. 王慧.安徽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7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117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