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晚清宫廷戏曲的审美转向及其对当代戏曲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7-23 14:44
  晚清时期,民间伶人大量进宫演出,皮黄戏逐渐在宫廷取得主体地位。同时,宫廷大量演出民间剧目或吸收民间小说、戏曲的素材,宫廷戏曲在演员构成、剧目声腔和演剧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以民间文化为主导的状态。清宫戏曲的审美演变给当代戏曲发展留下诸多启示,在娱乐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根据受众审美需求对剧目内容、表演形式进行有效调整,并积极利用新的媒介扩大传播,是戏曲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民间伶人占据主体地位
二、从昆弋到皮黄:晚清宫廷演剧声腔剧种的变化
    1. 皮黄腔剧目在宫中突增
    2. 皮黄戏在宫中极盛
三、演剧内容的民间文化取向
    1. 宫廷编创剧目中的民间文化元素
    2. 宫廷皮黄腔剧目的来源
四、反思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宫廷戏曲《天香庆节》考述[J]. 磯部祐子.  文学遗产. 2014(04)
[2]戊戌变法与皮黄本《昭代箫韶》的改编演出[J]. 胡光明.  戏曲研究. 2014(01)
[3]花部入宫及其戏曲史意义[J]. 曾凡安.  四川戏剧. 2010(04)
[4]《春台班戏目》辨证[J]. 颜长珂.  中华戏曲. 2002(01)

博士论文
[1]《昭代箫韶》研究[D]. 郝成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9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299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